|
口臭的藥物治療 下面,我們認識下消除口臭的方法,以及些中醫(yī)治療口臭的藥物。 一、中草藥保健 對于牙齦炎、牙周炎、口腔粘膜炎以及蛀牙、牙周病、齲齒、胃腸等因素導致的口臭,不妨用一些蕃楸草泡一些水喝,中草藥,有消炎抗菌、清熱解毒、調(diào)理胃腸等功效,可以清新口氣、保護口腔健康、預防和改善牙齦炎、牙周炎、口腔黏膜炎以及咽炎、咽喉炎等。 二、中醫(yī)辨證與治療 1.肺胃郁熱,外邪凝滯,肺胃郁熱上攻,而致口臭,鼻干燥,咽紅腫疼痛,涕黃,苔少,舌紅,脈細數(shù)。 治則:清熱瀉火 方藥---蘆薈湯加減:蘆薈10克,甘草5克,麥冬10克,桑枝10克,赤芍10克,桔梗6克,薄荷5克,荊芥10克,黑山桅10克,辛夷10克。 2.胃火灼盛:癥見口臭、口干,牙齦紅腫,消谷善饑,舌紅苔黃少津,脈滑數(shù)。 治則:消熱瀉火 方藥---清胃散加減:黃蓮6克,生地20克,丹皮、霍香10克、蘇梗10克,犀角20克(先煎)。 3.腸腑實熱:癥見便秘口臭,小便短赤,心煩,舌紅苔黃或黃燥,脈滑數(shù)。 治則:滋陰清熱通便 方藥---小承氣湯加味:生大黃15克,白芍10克,枳實10克,厚樸10克,霍香10克,生地20克,檳榔10克。 4.腎陰不足:口臭、形體消瘦、腰膝酸軟、口燥咽干。 治則:養(yǎng)陰滋腎 方藥---左歸飲加減:熟地10克,山藥20克,杞子10克,山芋10克,丹皮10克,麥冬10克,龜板10克烊沖,杜仲10克。 5.綜合:肝膽胃情緒方劑,清利肝膽濕熱、瀉胃火、調(diào)情緒,8天徹底治愈頑固性口苦、口臭、尿黃(小便赤黃)、脅痛。 三、中醫(yī)外治法 1.黃連膠囊:將黃連2粒,去掉膠囊衣,研為細末,清水調(diào)為糊狀,分成兩份,外敷雙足心涌泉穴,每日1換,連續(xù)3-5天。可清熱解毒,適用于口臭、口苦。 2.黃芩片:黃芩片3粒,研為細末,清水調(diào)為糊狀,分成兩份,外敷雙足心涌泉穴,每日1換,連續(xù)3-5天??汕鍩峤舛?,適用于口臭、口苦。 3.金匱腎氣丸:取本品1丸,研細,用清水適量調(diào)為稀糊狀,分成兩份,置于傷濕止痛膏上,外敷雙足心涌泉穴,每日1換,連續(xù)3-5天??蓽啬I益氣,適用于口咸、口淡。 4.傷濕止痛膏:吳茱萸適量,研為細末,用清水適量調(diào)勻,外敷肚臍或雙足心涌泉穴,傷濕止痛膏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續(xù)5-7天。 四、消除口臭十法 1.養(yǎng)成飯后漱口的習慣,特別是注意剔除殘留在牙縫中的肉屑,這類含蛋白質(zhì)較高的食物最易引起口臭。 2.平時注意保持口腔濕潤、勤喝水。 3.有頑固性口臭的人,應堅持每頓飯后刷牙。 4.積極治療引起口臭的疾病,如牙周炎、肝炎、胃病等。 5.吃飯時不要吃得過飽,飽食易引起口臭。 6.空腹時間不宜過長,長時間空腹易導致口臭。 7.因食用刺激性食物(如大蒜)引起的口臭,可通過嚼茶葉、 口香糖或吃幾個大棗的方法來消除。 8.睡眠時間不宜過長,過多的睡眠易導致口臭。 9.每次就餐前,做十余次深呼吸,有助于避免產(chǎn)生口臭。 10.在兩餐之前,吃些水果可有助于避免或減輕口臭。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