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孫中山的著作和傳記中,多次記載了“是熊秉坤打響起義的第一槍”的事跡,供后人敬仰。要說熊秉坤這個人,或許把他稱之為“熊一槍”更合適,也更為人所知。 人們贊許以熊秉坤為代表的武昌首義英雄們臨危不亂,處變不驚,敢于一槍捅破天的大無畏氣概,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打響首義第一槍的不是他,而另有其人。 在當(dāng)時,連續(xù)兩次的失敗使得革命黨人誠惶誠恐,這時熊秉坤站了出來,他說“吾輩名冊已被索取,反亦死,不反亦死,與其坐而待死,何若反而死,死得其所也”。 熊秉坤 他的話得到了大家的認(rèn)同,激發(fā)了革命黨人的熱血,他們決定以槍聲為令晚上革命。 晚上第一次點名后,后隊二排排長陶啟勝感到隊伍里氣氛異常,就到各棚巡查,在三棚發(fā)現(xiàn)該棚黨人士兵金兆龍竟然荷槍實彈,頓生警惕,厲聲責(zé)問并欲動手抓捕。金兆龍一心只想起義,大吼一聲:“此時仍不動手,待等何時!” 陶啟勝被嚇跑,隊友程正瀛追擊陶啟勝的過程中開槍擊中了他的腹部,隨后點名的熊秉坤發(fā)現(xiàn)了,在身后連連開槍,槍聲引起全營驚動,吼聲四起,群情爆發(fā),砸碎玻璃,搶奪槍支,夾雜軍官彈壓的喊叫聲,全營大亂。 隨即革命黨人迅速占領(lǐng)楚望臺,轟下武昌,更是一舉推翻了綿延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 熊一槍的名聲就這樣被打響了,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真正打響了第一槍的是程正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