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氣越來越熱,是不是很想去海邊?在上海的你,是不是一直感覺離海很遠?其實,魔都有這樣一個地方,是東海、長江和黃浦江三水合一之處,被上海人稱之為“三夾水”,這個地方叫高橋。 70年多前的高橋是什么樣子?今天,是上海發(fā)布享讀第27期推送,我們一起來看看上海作家馬尚龍老師筆下的古鎮(zhèn)高橋。 音頻由“側(cè)耳SH”提供 誦讀:臧熹(SMG新聞主播) 人工細篩過的天然白沙 在上海,很難看到海,但是上海人其實一直在尋找著去大海游玩的樂趣。 你知道么?早在70多年前,就在高橋開辟了名揚遠東的海濱浴場。 高橋海濱浴場(資料圖) 高橋地處浦東長江的入??冢x大海很近,當時海濱浴場里的海灘是天然形成的。最特別的是,這里的沙子是自然沖洗而成的“白沙”,這也是當時有這么多的游客如此癡迷于海濱浴場的主要原因。 據(jù)說,比之于現(xiàn)在我們普遍所見到的黃色沙灘,高橋海灘辟作浴場的白沙,都專門用篩子去除了夾雜的小石子,所以這天然細沙踩在腳底不會感覺疼痛,一個腳印下去,柔軟而舒服。 這白沙形成的原因很特別,一方面,經(jīng)過了長江水長時間的沖洗;另一方面,白沙是由上游的石頭經(jīng)磨礪、破碎風化后,再沖到下游沉淀而成的,而沒有粗沙的原因也正是由于上游石頭的質(zhì)地易碎、易分解的緣故。 當時的海灘邊設置了許多帆布篷帳,還造了不少小涼房,供出租休憩,岸邊筑有大型的餐廳,可同時容納幾百人就餐,游客喝酒、吃菜、乘涼,其情調(diào)頗帶一點西方式的浪漫了。 海濱浴場變身保稅區(qū) 1937年日寇在上海發(fā)動“八一三”事變,盛極一時的高橋海濱浴場慘遭日本侵略軍炮火轟毀。后來,海堤又被潮水沖塌,浴場設施幾乎蕩然無存。1958年有關機構(gòu)試圖重建海濱浴場,后遭遇臺風襲滬,器材損害嚴重。 斗轉(zhuǎn)星移,海濱浴場的位置,后來成為外高橋保稅區(qū)的一部分,現(xiàn)在也是上海自貿(mào)區(qū)所在地。但是還有很多東西留了下來,比如說高橋松餅和高橋的老建筑。 1983年,高橋松餅就被評為了上海市優(yōu)質(zhì)產(chǎn)品;1985年,高橋松餅獲商業(yè)部頒發(fā)的優(yōu)質(zhì)產(chǎn)品證書;1988年,高橋松餅獲得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銀獎,2007年,高橋松餅制作技藝列入上海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淮海路上還有一家以高橋命名的食品店。 高橋是東海、長江和黃浦江三水合一的地方,被上海人稱之為“三夾水”,也是一大旅游奇觀。以往每當寧波輪船開到長江口的時候,總是有人在船上驚呼:看到“三夾水”了,三水在此匯合,卻流不到一起,三種水以自己的顏色而區(qū)分彼此。 如同黃浦江之于上海,塞納河之于巴黎,泰晤士河之于倫敦,那么當一個小鎮(zhèn)被東海、長江、黃浦江相擁環(huán)抱的時候,可以想象高橋富足的由來,尤其在800多年前水路是最重要的交通的年代。 高橋的富足誕生了殷實人家,殷實人家又以宅第顯示自己的殷實和在殷實之上的文化??匆幌逻@些建筑的美名就能夠強烈感覺得到:樹德堂、慶譽堂、恭壽堂、仰賢堂、敬業(yè)堂……有空的時候,您可以去看看噢! 石庫門是高橋人的創(chuàng)意 高橋還有一個不為外人知道之處是:它既是一個富足之地,又是一個營造商之鄉(xiāng)。 上海石庫門代表了上海的城市發(fā)展,曾經(jīng)有62%的上海市民居住在石庫門里——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追根尋源,“石庫門”這種中西合璧的建筑風格來源于高橋,屬于高橋人的創(chuàng)意設計,高橋舊宅有一些至今還保留著石庫門的原始風格。 不僅如此,上海的許多蜚聲海內(nèi)外的著名建筑,都出自高橋工匠之手。外灘“萬國建筑博覽會”中,包括和平飯店在內(nèi)的23幢高樓大廈有三分之一來自于高橋人,上海許多橋梁、廠房、花園洋房、里弄住宅、高樓大廈也都是高橋人的杰作。 當然,如今高橋最誘人的休閑之處就是高橋濱江森林公園。上海有好多公園,從地理位置上說,高橋濱江森林公園非常遠,距離市中心有20多公里,但是高橋濱江森林公園自有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優(yōu)勢,那就是可以讓上海人真正看到長江之濱、東海之濱,在那里,還可以像高橋30年代的海濱浴場一樣,體會到大海和長江的浩蕩氣勢。 你去過高橋么?歡迎微信留言噢! 第27期【享讀】薦書目錄 本次微信來源于以下書籍 上海書店出版社 《為什么是上?!?/span> 馬尚龍 著 欄目介紹 今天是閱讀類專欄“享讀”的第27期,本欄目由上海發(fā)布和市新聞出版局合作,推薦好書給大家,每周六和你見面,享受好書、分享閱讀。 音頻支持:側(cè)耳SH 部分資料:浦東方志辦高橋鎮(zhèn)志 圖片:高橋鎮(zhèn) 編輯:朱婧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