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驟1:先用不同濃度的墨在淺仿古絹上勾出枝干、葉、花瓣的線條,花瓣用墨要淡。多注意所描繪的植物本身的結構,勾線過程中要注意用筆的起承轉合,本幅圖整體線條比較纖細有力。 步驟2:用花青色在正面分染葉子,正葉染得略重,反葉要淡,正葉之間也要分清虛實濃淡,部分正葉邊緣用赭石染。之后用赭石在畫作反面平涂枝干、花柄、花托,用稍淡的鈦白平涂花朵,平涂過程盡量不回筆,以保證顏色均勻。 步驟3:用胭脂分染花朵數(shù)遍,區(qū)分出虛實濃淡,再用白加胭脂調出淡紫色由外到里提染花朵數(shù)遍。然后用淡三綠在絹的反面背襯葉子,可以有選擇地平涂和分染,使葉子正面色彩厚重起來,且有變化。 步驟4:用赭石加胭脂和少許墨調出赭紫色在正面平涂花蒂、花柄,到枝干處染開。用草綠罩染正葉,之后加水調出淡草綠罩染反葉,等干后用三綠提染反葉。 步驟5:用朱磦加墨和少許三綠調出古舊色對面的背景進行掏染,根據(jù)畫面實際情況決定所染次數(shù)。中間可以整體刷一下畫面,等干后用清水洗去浮色。 步驟6:整理畫面,調整葉子、花、枝干的關系,用濃淡適宜的三綠勾葉子的主筋。最后鈴印,結束臨摹。本步驟配圖是托裱后的效果,顏色較未托裱前略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