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孝寵 大詞派 1月19日 燕都詞派 作為清詞重要詞派常州詞派的延伸,且作為常州詞派與臨桂詞派過渡的重要節(jié)點,既系“移植”,必定成活安家,而絕非蜻蜓點水、一掠而過的匆匆過客。清代詞壇這么一個大亮點、大板塊,一向被清詞研究者忽略。應當說,被文學史淹沒了的燕都詞壇創(chuàng)作群體,必須還其應有地位。 燕都詞派創(chuàng)始人 邊浴禮 邊浴禮 (1820-1861)字夔友,號袖石。直隸任丘(今屬河北)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進士。授編修。歷官吏科給事中、歸德知府、汝光道、河南布政使。有經(jīng)世之才而喜為詩詞。有“畿南才子”之目。著有《健修堂詩集》、《空清館詞》。善書法,工行草書,端嚴工整,秀逸遒勁。 燕都詞派傳人 袁裕陵 袁裕陵 1950年生於南京,現(xiàn)為南京市楹聯(lián)家協(xié)會主席,江蘇省楹聯(lián)研究會副會長,南京藝術(shù)學院特聘教授,金陵老年大學文史院副院長,江蘇省作協(xié)會員,全球漢詩總會副秘書長等,著有《濱湖軒詩聯(lián)名家書畫·袁裕陵卷》《濱湖軒詩聯(lián)集》。 燕都詞派略說 1【淵源】 詞學專家龍榆生謂“常州詞派亦'由江南而移植于燕都,更由燕都而廣播于嶺表’” 而有臨桂詞派。(見龍榆生《論常州詞派》) 作為清詞重要詞派常州詞派的延伸,且作為常州詞派與臨桂詞派過渡的重要節(jié)點,既系“移植”必定成活安家,而絕非蜻蜓點水、一掠而過的匆匆過客。清代詞壇這么一個大亮點、大板塊,一向被清詞研究者忽略。應當說,被文學史淹沒了的燕都詞壇創(chuàng)作群體,必須還其應有地位。清詞六派傳人大詞派常州總部學刊《大詞派》將其列入六派,可以說是還了歷史本來面目。在詞學專家龍榆生筆下的一個節(jié)點,實質(zhì)就是一個部落、一個群體、一個流派,即燕都詞派。此詞派源于常州詞派。 張惠言(1761~1802),字皋文,江蘇武進(今常州市)人。少孤貧好學。嘉慶四年(1799)進士,官至翰林院編修。張惠言擅長古文,與惲敬同為“陽湖古文派”領(lǐng)袖,又開創(chuàng)常州詞派。著有《茗柯文集》、《茗柯詞》。 張惠言《詞選》編選于清嘉慶二年(1797),為編者晚年在安徽歙縣教書時所選。書中選錄唐詞人李白、溫庭筠、無名氏三家,詞作二十首;五代詞人李璟、李煜、韋莊等八家,詞作二十六首;宋詞人三十三家,詞作七十首,共四十四家,一百十六首,但柳永、吳文英都未能入選。張惠言卒后,其外孫董毅又編《續(xù)詞選》二卷,續(xù)選詞人五十二家,詞作一百二十二首。 是選宗旨要求有比興寄托,以挽時弊,使詞和詩、騷并列,以提高詞的地位。是選對當時詞壇和以后詞風都發(fā)生很大影響,開創(chuàng)了“常州詞派”,并使之'由江南而移植于燕都,更由燕都而廣播于嶺表’(龍榆生語),且皕年流風不斷,張克強《清代詞學流派論》謂:“常州詞派的影響甚至在二十世紀依然可見”。 陳延焯《白雨齋詞話》稱此選“精于……十倍,去取雖不免稍刻,然輪扶大雅,卓乎不可磨滅”。是選有清道光刊本,有《四部備要》本,1984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刊有《百花洲文庫》本,由許白鳳校點。 2【地域】 (一)地域概念 1、“燕都”,一般指今北京及其周邊,鄧拓有《燕山夜話》。清代為直隸省,省城為保定。明朝時稱北直隸,清順治二年(1645)改稱直隸,康熙八年(1669)稱直隸省。 1928年6月20日,經(jīng)國民政府決定,將直隸省改名為河北省,舊京兆區(qū)20縣并入河北省,北京改名北平。直隸總督名列全國八督之首,權(quán)重位顯,集軍事、行政、鹽務、河道及北洋大臣于一身,并且統(tǒng)管山東、河南。 3【詞人】 清代詞家中今北京、河北、河南、山東的作者,主要創(chuàng)作活動在《詞選》刊行后的,構(gòu)成以邊浴禮為領(lǐng)袖的“燕都詞派”,其代表作家凡五人,均有詞作品專集,且均入編《清名家詞》(十卷本,共讀樓校輯,抗戰(zhàn)前由上海書店印行)。 1、直隸有二人。一為邊浴禮,任丘人。道光(1821年~1850年)24年(1844年)進士。著有《空清館詞》。二為方履篯,順天大興人。(乾隆55年~道光11年),著有《萬善花室詞》。 2、河南有二人。一為周之琦,河南祥符人(乾隆47年~同治1年)。著有《心日齋詞》。四卷。二為周星譽,河南祥符人(道光6年~光緒10年),著有《東鷗草堂詞》。 3、山東有一人:鄭文焯(咸豐6年~民國7年),著有《樵鳳樂府》。. 4【傳人】燕都詞派傳人袁裕陵,河北深縣(今深州市)人,南京市楹聯(lián)家協(xié)會主席、江蘇省楹聯(lián)研究會副會長、全球漢詩總會副秘書長,著有《濱湖軒詩聯(lián)名家書畫·袁裕陵卷》《濱湖軒詩聯(lián)集》。(#)(2018、1、10于毗陵三淡居) 燕都詞派 作為清詞重要詞派常州詞派的延伸,且作為常州詞派與臨桂詞派過渡的重要節(jié)點,既系“移植”必定成活安家,而絕非蜻蜓點水、一掠而過的匆匆過客。清代詞壇這么一個大亮點、大板塊,一向被清詞研究者忽略。應當說,被文學史淹沒了的燕都詞壇創(chuàng)作群體,必須還其應有地位。 燕都詞派研究 【提要】專家論述摘要:畿輔(京城<京畿>地區(qū),謂之“畿輔”)詩詞“清剛慷慨”(袁裕陵會長2017年春為《大詞派》欄目之一《燕都詞派》傳人作品板塊題名為【燕都慷慨】,真乃心有靈犀一點通也)\浴禮之詩,激昂排奡,不主故常,七古尤光氣逼人,時以才子目之。\有經(jīng)世之才而喜為詩詞。有“畿南才子”之目。\邊浴禮著有《空清館詞稿》\邊氏乃滄州著姓望族與文化世家\任丘邊氏,為燕趙之地一大文化望族,綿延數(shù)世,詩人輩出,自明以后“累代科第不斷,故順天鄉(xiāng)試有'無邊不開榜’之謠”,時人比之為“六朝王、謝”,其聲譽之隆,于此可見一斑。在明清時代任丘歷史上的八大家族(邊,李,劉, 高,郭,舒,閔,謝)中,“邊”姓排名第一位。\畿輔詩歌保持“清剛慷慨”之地域性特色.\目前所見清朝斷代詩史的敘述,均以南方詩歌為主體,固然較為客觀體現(xiàn)了詩史發(fā)展的區(qū)域分布特點,但對地方區(qū)域的描述或付闕如,或語焉不詳,詩史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多少有所不足。\北直隸詞人共28人。\而且不乏梁清標、舒位、邊浴禮等具有一定影響的詞人.\清代畿輔成為全國詩歌發(fā)展的核心區(qū)之一,并在乾隆朝一度達到巔峰狀態(tài).\邊浴禮等詩人,享譽一時。\“江左宮商發(fā)越,貴于清崎,河朔詞義貞剛,重乎氣質(zhì)。氣質(zhì)則理勝其詞,清崎則文過其意。理深者便于時用,文華者宜于詠歌。此南北詞人得失之大較也?!盶清初文治聿興,英才蔚起,申涵光、楊思圣開河朔之派。\相對于江南士子的溫柔才情、婉轉(zhuǎn)多姿,畿輔詩人更重學問,尚雅正,\畿輔詩歌在這一點上與浙派詩有相同之處,亦“有著情韻美追求”,\不能把長期居住在畿輔的旗人排除出去\從書中 90余條《紅豆樹館詩話》來看,其參與度很高。由高繼珩、崔旭、邊浴禮、汪喜孫、吳長卿、梅成棟等具體負責各卷的編校工作,當無疑義。\【稀見清人詩集】清道光精刻本《東郡趨庭集》,“畿南才子”(河北)邊浴禮詩集,是書版式疏朗,刻印雅致!詩詞別有韻味,至為精妙!當前價格:1340元\時有“南袁(袁枚)北邊(邊浴禮)”之說。\清代燕都詞派,今有深州人士袁裕陵為之傳承,邊、袁因緣,亦文壇之佳話也。\清初詩開河朔之派,乃我輩所言乾嘉而后燕都詞派之先聲也。\\ 燕都詞派領(lǐng)袖邊浴禮 1、邊浴禮(1820-1861),博聞宏覽,于書無所不讀。嗜詩,年方弱冠,所作詩已數(shù)千首。與馬壽齡、楊淞、陶梁等友善,常相倡和。道光二十四年(公元一八四四年)進士。官至河南布政使。浴禮之詩,激昂排奡,不主故常,七古尤光氣逼人,時以才子目之。所著有《袖石詩鈔》、《東郡趨庭集》、《健修堂詩錄》、均《清史列傳》《空青詞》等,并傳于世。 2、又是畫家,出生地:直隸任丘,字夔友,一字袖石,直隸任丘人。 3、《健修堂詩集》凡二十二卷,直隸任丘邊浴禮撰。清咸豐刊。入編《稀見清人文集》。出版人:不詳年代:清代 (1644-1911) 紙張:竹紙刻印方式:木刻。 4、2007年4月22日 - 標簽: 邊浴禮行書聯(lián)圖說分類: 楹聯(lián)圖說(原創(chuàng)) 邊浴禮行書聯(lián)圖說許貴文邊浴禮,字夔友,號袖石... 5、2016年9月6日 - ·畿輔學研究·《清代畿輔詩歌的區(qū)域特色及其歷史價值》—...不乏梁清標、舒位、邊浴禮等具有一定影響的詞人。...又如任丘邊連寶,其詩學韓、孟,戈濤《隨園... 6、2017年3月6日 - 文學,線裝古舊書作者:(清)邊浴禮出版社:不詳年代:清代(1644-1911) 紙張:其它刻印方式:木刻裝幀:線裝冊數(shù):1冊品相:九品網(wǎng)上拍賣交易【稀見清人清人文集》 7、百年幾許團圞日,甚詞人、遍愛離家。暗消凝、霧閣云窗,窈窕紋紗。...邊浴禮: [約公元一八五八年前后在世],字夔友,一字袖石,直隸任丘人。博聞宏... 8、2003年12月30日 - 邊浴禮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2003-12-30 09:36:45 字號:小大清直隸任丘(今屬河北)人,字袖石。道光進士。官至河南布政使。工詩,尤善七古。與華長卿、高繼珩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