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特斯山海拔并不高,還不到500米,卻是圖林根盆地和魏瑪市的最高點。登高望遠,美麗優(yōu)雅的魏瑪盡收眼底。 1706年,威廉·艾恩斯特公爵委托建筑師約翰·米策在原奧古斯丁修道院的殘垣根基上,建一座簡約的狩獵行宮,耗時六年,具有巴洛克風格的新行宮則于1740年完成。 公爵夫人安娜·阿瑪利亞在其子卡爾·奧古斯特上位后,選擇埃特斯山行宮作為自己的夏宮。這里曾經(jīng)高朋滿座名人云集,如大文豪歌德、哲學家約翰·赫爾德、女歌唱家克洛娜·施略特、作家翻譯家克里斯托托夫·馬丁·維蘭特、匈牙利音樂家李斯特、丹麥童話家安徒生、德國劇作家兼詩人弗里德里?!ず谪悹柕?。賓主聚集在此,演奏、讀誦、跳舞、相愛,或對同行的作品評頭論足,激烈辯論。 埃特斯山的這個藝術家圈子當年被譽為魏瑪?shù)摹翱娝雇ピ骸?。安娜·阿瑪利亞還讓人在舊宮的宴會廳里建了劇場。歌德在此指導過《普龍德維勒年市》《在陶麗思的伊菲革尼亞》等劇目。多才多藝的歌德甚至親自擔綱俄瑞斯忒斯一角,他的摯友克洛娜·施呂特出演伊菲革尼亞。 1800年,德國的另外一位大文豪席勒也慕名而來,并在此完成了他的作品《瑪麗·斯圖亞特》。1808年,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和拿破侖來此參加盛大的狩獵活動。 由此向西,距離這個“繆斯庭院”不遠處,納粹在“古典魏瑪”100多年之后,用囚犯的血淚建起了一座人間地獄——布痕瓦爾德集中營。它一開始叫“埃斯特山集中營”(KL Ettersberg),由于這座山與歌德的名字密切相關(他的作品中多處提到過它),因此即便魏瑪屬于納粹重鎮(zhèn),但這個名稱最后還是被市府否決掉,改為世人熟知的“布痕瓦爾德集中營”。 著名的猶太流亡者、后來又回到德國的語言文學家理查德·阿爾溫曾說過一句名言:“我們與魏瑪之間橫臥著一個布痕瓦爾德?!庇斡[完“古典魏瑪”,再沿著那條當年的“血路”來到集中營舊址,筆者經(jīng)歷了一次從文化圣殿墜入人間地獄的穿越。 集中營入口處的鐵門上,用鐵血色鑲著三個赫然大字:JEDEM DAS SEINE。翻譯成中文就是“罪有應得”“咎由自取”或“自作自受”的意思。站在門外,看這三個字是反著的,只有站在門內(nèi),它們才是正的。很明顯,這句話是給囚犯們看的,是為了每天提醒他們清楚自己的處境,接受眼下的事實。為了加深犯人的罪感,納粹還在鐵絲網(wǎng)外,用從囚犯們那里搜刮來的金錢修建了一座小型動物園,一方面供黨衛(wèi)軍骷髏隊官兵及其家屬消遣,一方面也為了告誡囚犯,“你們是一群連動物都不如的渣滓”。魏瑪彰顯德國民族性的正反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