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古稱中原,省會鄭州,簡稱“豫”,因歷史上大部分位于黃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是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的發(fā)源地,歷史上先后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河南,中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四個,即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截至2016年底,河南共下轄20個縣級市、85個縣。其中,就焦作市下轄的修武縣,歷史非常悠久,名字是周武王親賜。 一 首先,修武縣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隸屬焦作市。在地理位置上,修武縣東與輝縣、獲嘉縣相連,西與博愛縣、焦作市銜接,南至武陟縣。修武縣歷史悠久,是中華大地上最古老的縣名之一。早在夏朝時期,該地區(qū)屬冀州覃懷之地。商朝時期,在該地區(qū)筑寧城,名寧邑。公元前1046年正月,周武王姬發(fā)興兵伐紂,從陜西東進渡孟津會合八百諸侯后,大軍向商都朝歌一路猛進,到達寧邑后天降大雨,三日不止。 二 在姜子牙的建議,周武王在該地區(qū)修整武器,休養(yǎng)軍隊,遂將寧邑改名為“修武”。從此,修武不但獲得了沿用3000多年的地名,還誕生了一大批與武王伐紂相關的村名、地名。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剪滅六國后,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秦始皇始設修武縣,屬三川郡管轄。西漢時期,漢高祖劉邦于公元前205年將修武分為山陽、修武兩縣,屬河內郡。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家爭霸,修武縣屬于魏國。公元222年,該地區(qū)屬冀州朝歌郡。 三 同時,在這一歷史階段,魏王曹丕逼迫漢獻帝劉協(xié)“禪位”于魏。劉協(xié)被封山陽公,居修武縣濁鹿城共14年,死后葬于古漢山下,墓冢稱“禪陵”。而對于魏國著名文學家嵇康、詩人,也曾隱居于修武縣的云臺山百家?guī)r一帶,達20年之久。南北朝時期,北魏于公元526年分為南修武、北修武。南修武城置于今獲嘉縣宣陽驛村,北修武城置于今修武縣李固村西南。公元556年,北齊將古修武縣治(今獲嘉縣城北崇興寺東)遷至西修武城址,將南、北修武及山陽縣并入,統(tǒng)稱修武縣。 四 最后,唐貞觀二十九年(公元658年),偉大的醫(yī)學家、藥物學家、“藥王”孫思邈從京都長安來到修武,在云臺山區(qū)采藥煉丹,為民醫(yī)病。到了公元1086年,修武縣屬于河北西路懷州。元朝建立后,修武縣屬于中書省懷慶路。清朝時期,修武縣屬于河南省懷慶府。1987年9月1日,修武縣屬地級焦作市。截至2013年,修武縣面積達676.4平方公里,人口約為26萬人,是河南省人口最少的三個縣之一。 文/情懷歷史 微信公眾號:情懷歷史 |
|
|
來自: 昵稱VChmUhmv > 《情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