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山東省是一個名人輩出的省份。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省會濟南。山東是儒家文化發(fā)源地,儒家思想的創(chuàng)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創(chuàng)始人墨子、軍事家吳起等,均出生于魯國。截至2014年1月,山東省有2個副省級市(濟南、青島)、15個地級市。其中,縣級鄒城市來說,人口超110萬,建縣歷史超2200年,為亞圣孟子的故里,被譽為“東方君子之國,鄒魯圣賢之鄉(xiāng)”。 一 首先,縣級鄒城市屬于山東省濟寧市,在地理位置上,鄒城市位于山東省南部,北依孔子故里曲阜市、南望滕州市、鄒城市歷史悠久,春秋戰(zhàn)國時期為鄒國國都,同魯國并稱為“鄒魯圣地”,為文化興盛之地。戰(zhàn)國時期,孟子,姬姓,孟氏,名軻,字子輿,鄒城(今山東鄒城市)人。孟子作為儒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在元朝時期,追封孟子為“亞圣公”,尊稱為“亞圣”,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輯錄成《孟子》一書。 二 戰(zhàn)國末期,今鄒城市一帶被納入到楚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奮六世之余烈,剪滅齊楚燕魏趙韓六國,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秦始皇,分天下為36郡,在這一地區(qū)設(shè)騶縣,隸薛郡。由此,對于該地區(qū)來說,建縣歷史已經(jīng)超過2200年了。在秦朝時期,薛郡領(lǐng)魯縣、瑕丘、無鹽、須昌、張縣、滕縣、胡陵、方與、亢父、騶縣、薛縣等縣。劉邦建立西漢后,騶縣屬楚國。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家爭霸,騶縣屬魏。此后,“騶”又寫作“鄒”。 三 司馬炎建立西晉后,仍設(shè)鄒縣,隸魯郡。魯郡治魯縣(今山東省曲阜市),領(lǐng)6縣:魯、卡、汶陽、蕃、鄒、薛。南北朝時期,鄒縣初屬劉宋。公元556年,北齊撤銷高平、平陽兩縣,將接近鄒縣的境域并入鄒縣。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后,鄒縣隸魯郡。唐朝建立后,設(shè)鄒縣,隸兗州魯郡上都督府。北宋,設(shè)鄒縣,隸京東西路襲慶府。金國占據(jù)中原地區(qū)后,設(shè)鄒縣,隸山東西路滕州。山東西治所是東平府(今山東省東平縣)。 四 最后,元朝建立后,鄒縣隸山東東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滕州。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鄒縣初隸濟寧府。公元1386年,鄒縣又隸兗州府。到了清朝這一歷史階段,鄒縣隸山東承宣布政使司兗州府。清朝滅亡后,鄒縣屬岱南道。1927年,鄒縣直屬山東省。1992年10月,撤銷鄒縣,改設(shè)鄒城市,為山東省直轄,濟寧市代管的縣級市。如今,縣級鄒城市下轄3街道、13鎮(zhèn),總面積達1616平方公里,總?cè)丝诩s為115萬人。 文/情懷歷史 |
|
|
來自: 昵稱VChmUhmv > 《情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