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明破思假入空位者: 為四 一、三藏家破思位,二、通家破思位,三、別名名通家共位,四、別名名通家菩薩位。 三藏破思位者: 《成論》明:十六心正是初果位;異部明:十六心是修道位。 今且依修道。 斷一品欲惑,次第至第五品盡,皆名“斯陀含向”;若超斷至第五品名“家家”。 次斷六品盡,名“斯陀含果”;超斷至六品盡,名“一往來”。 次斷第七品至第八品,名“阿那含向”;超斷至第八品,名“一種子”。 次斷第九品盡,名“阿那含果”,畢竟不復(fù)還來欲界。 次斷初禪初品,至非想第八品,凡七十一品,悉名“阿羅漢向”;六種那含位在其中。 第九無礙道斷非想第九惑盡,第九解脫道證,名“阿羅漢果”。 三界思盡,得盡智、無生智,名“煩惱不生”;證八十一分真空,名“理不生”;真智慧足,名“智慧不生”;不受生死,名“果報不生”。
若論支佛,更侵少習(xí)氣不生為異耳。 此約析假斷思判位,略如此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