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快樂神仙 發(fā)表于《東太湖論壇》2018年6月6日
住在廟港時,離家不遠,很少有心想去老父親老家那兒轉(zhuǎn)一轉(zhuǎn),看一看。偶爾的去,也是覺得各種生活的不便,沒坐多久,或者只是應付差事似的陪老父親吃一頓飯,便急急忙忙回廟港的家了,那里我真當作了我休湉生息的家了。
每次遠航,真的離開家鄉(xiāng)很遠很久的時候,晚上便會常常做夢,夢里的家鄉(xiāng)卻常常是兒時居住的地方,那條條阡陌,片片桑田,還有門前那條緩緩流淌的小河,無一不重復出現(xiàn)在我的夢里,揪的我心疼。其實很多事物早已不在,卻不知為何總是深攝我的腦海。從不曾刻意去想起,在她身邊時也斷然未感受到她的美好,在夢中卻成了我的樂園。
曾經(jīng)在國外漫步在華人聚集的地方,總會看到一條有著中國風貌的唐人街,那有些鮮明中國特色的建筑總是和周圍洋人們的房子格格不入,當時的我也總是不以為然,現(xiàn)在想來,在那時冒著生命危險出去尋找一方安身立命的地方的華人們,在那時交通和通訊極為不便的年代,也許只有這樣來慰藉他們魂牽夢縈家鄉(xiāng)的心吧。偶爾在報紙上也看到過離開大陸幾十年的臺灣老兵渴望回鄉(xiāng)探親的情節(jié),在臺灣他們早已扎下根基,或許兒孫滿堂,或許功成名就,但我想,每逢深夜,縈繞在他們夢中的總會是村頭那棵老槐樹,還有在老槐樹下盼他們歸來的老父老母吧,不管有多遠,有多久,在他們的歸鄉(xiāng)夢中自己總是那十八九歲離開父母親的時刻。
有些人就是因為當年的一個偶然離開家鄉(xiāng),然后窮其一生就是掙扎著想回家。我的親愛的表弟,小小年紀,便被父親送到了一所教學嚴格的學校,當然離開家鄉(xiāng)是有一定的距離,現(xiàn)在看來確實是不遠,但在他幼稚的心中,我想他一定覺得是非常的遙遠,畢竟每隔兩個禮拜才能回家一次,我也不知道在外三年他到底會想些什么,但是考高中時,他就只填了一所離家近的學校,而且還揚言,就算考不上,讓家里出錢也要上這所學校。如愿上了這所高中,雖然還是兩個禮拜才能回家一次,但我想,他一定是覺得離家近了吧。上大學時陰差陽錯,又上了一所遠離家鄉(xiāng)的學校,畢業(yè)找工作,因為沒有離家近的合適的單位,他寧肯在那遙遠的學校再上三年研究生,就是為了三年后再找一個能離家近的工作。還有我的高中同學計生,年輕時目空一切,覺得家鄉(xiāng)實在太小,實在沒法讓他施展,便獨自一人跑遙遠的外地去了,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沒成想,前年他放棄一切,攜妻拖女回來了,是故土情懷讓他下了這么大的決心。斯人如他們,我又何嘗不是如此,高中時老師一句玩笑話,我便當真,去了最遠的地方上學,為的是假期回來能一路旅游回來,但是后來才明白,回家的想法超過了一切風景,假期回家途中從來沒有一次想半途下車去看什么景色。
哎,謹以此文獻給我們這些曾經(jīng)遠離家鄉(xiāng)故土,或者還在外面漂泊的人們。
何時一抔家鄉(xiāng)的黃土,讓我們的心靈永遠平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