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地球上有一種 時而讓人欣喜,時而讓人沮喪, 時而讓人感動,時而讓人抓狂的特殊生物, 那就是—— 聽起話來像天使, 不聽話時像惡魔的“熊孩子”! 馬克斯·恩斯特《被打屁股的耶穌》 對于這類“有趣”的創(chuàng)作題材,藝術家們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六一”,讓我們來看看藝術家筆下令人啼笑皆非的“熊孩子”的身影。 拉斐爾 《西斯廷圣母》 拉斐爾,“文藝復興后三杰”中最年輕的一位,他的性情平和、文雅,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圣母與圣嬰像,充分體現(xiàn)了安寧、協(xié)調(diào)、和諧以及完美和恬靜的格調(diào) 。 “媽媽抱我的這個姿勢,并不是很舒服,心里好忐忑……要不要跟她說?好糾結(jié)……” 雖然圣母和圣子一直是拉斐爾藝術中的??停欢谶@幅畫中,趴在下面的兩個小天使才是“搶鏡小達人”。據(jù)說當時,拉斐爾是看到街上兩個小孩趴在窗臺上,被他們的單純打動,產(chǎn)生了非凡的靈感。 “看,圣母手里抱了一個小孩兒!” “我認為,他沒有咱倆可愛,你覺得呢?” “同意!” “噗……”(偷笑) “寶貝,你的手往哪兒摸?” “我這么小就讓我看書?媽媽,你沒搞錯吧!雖然說養(yǎng)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但你也太拼了!寶寶心里苦,但寶寶不說,給個眼神,讓你體會……” “我有木馬騎咯” “寶貝,這是只羊……” “不許跟我搶媽咪,拿十字架削你哦~” “哪里跑,我的眼神鎖定你!” “媽咪,我就玩一會兒~”
“給你花兒,嘿嘿~” “矮油,不錯哦,我的兒,這么小就會撩!”
“本寶寶人雖然在這兒,但心不在~” 彼得·保羅·魯本斯 “肉感大師”魯本斯的確對得起他這個稱號,筆下的孩子個個肉呼呼,讓人忍不住想捏一把! ![]() “說好的一起玩,你怎么就先睡著了!睡什么睡,起來嗨!” ![]() “嘿嘿嘿嘿,真以為我睡著了? 嘿嘿嘿嘿……”(邪惡的微笑) ![]() “鱷魚蜀黍,一起玩耍啊……” ![]() “我讀書少,你別騙我,這是要去游樂園嗎?不是要送我去幼兒園?” ![]() “媽媽呀,救我,這里有個怪叔叔,他,他,他咬我!” 埃米爾· 穆尼爾 埃米爾· 穆尼爾(Emile Munier 1840~1895),法國學院派古典主義畫家。埃米爾· 穆尼爾主要從事人物畫創(chuàng)作,作品用色明亮光鮮,人物造型俊美動人,他筆下兒童形象個個溫馨可愛。 《破碎的花瓶》
“媽媽最愛的花瓶,怎么辦?要不要承認是我打碎的?” 《童年時代的朋友》
“來,跟著姐姐一起看鏡頭!” 《飼喂新朋友》
“小貓,快吃,媽媽進來之前趕緊吃掉!” 《打撈》
“撈著沒啊?” “別急,不正在撈嗎?倒是你,別再掉下去,這回我可不撈你!” 《一盤櫻桃》
姐姐:“來,妹妹,這串櫻桃,搶到就算你的?!?/span> 妹妹:“好呀,好呀!” 媽媽:“別欺負她個子矮,快給她!” 《幸福的家庭》
弟弟:“姐姐,我想摸一下,就一下!” 姐姐:“就一下哦,要說話算話!” 妹妹:我就看看不說話 畢加索 畢加索筆下似乎都是假裝愛學習的熊孩子。 ![]() 妹妹:“哥哥你在干嘛?” 哥哥:“別打擾我,我在搞創(chuàng)作!”
“麻麻在,勉強再學會兒吧……” ![]() “是不是寫完作業(yè)就能粗去玩耍了??” ![]() “兒啊,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span> “媽媽,我早就會走了,只是你還不愿放開我的手……” ![]() “只有吃飯的時候,我才能做個安靜的美男子?!?/span> ![]() “嘿嘿,躲在小樹林里,媽媽就找不到我了?!?/span> 其他 穆立羅《吃葡萄與甜瓜的少年》
“葡萄甜嗎?” “你說呢?我都整串吃了!” 《黑色星期一:離家上學》
“萬惡的星期一,想到要離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好吃的零食,就好桑心?!?扶額狀。 《甜美的家:上學歸來》
“哇哦,放學了,趕緊撲向媽媽的懷抱。額,姐姐,親我就親我,別把我的帽子弄掉,你的脖子還好嗎?” 杜喬《圣母子榮登圣座》
“前面仿佛有人在拍我,擺好“yeah”! 《典范的婚姻畫》
作品中畫的是維納斯和丘比特,小愛神將尿撒到了維納斯身上,也是很淘了! 熊孩子那么淘氣,父母和老師忍不了怎么辦?打?。∷囆g家筆下也有不少令人哭笑不得的“打孩子”場面。 馬克斯·恩斯特《被打屁股的耶穌》
OH MY GOD!看圣母的紅藍配,熊孩子身上沒翅膀。圣子的光環(huán)都被打到地上了,圣母,你會不會太狠了點兒! 揚·斯蒂恩《鄉(xiāng)村學?!?/span>
在17世紀荷蘭風俗畫家揚·斯蒂恩的《鄉(xiāng)村學?!芬环嬛?,無法無天的熊孩子們在課堂上追跑打鬧,調(diào)戲老師,竟然還當眾撒尿,混亂無序的場面就像一出滑稽可笑、嘈雜不堪的舞臺劇。 ![]() “老師,屁股都打紅了!疼?。e再打我了,下次再也不淘氣了!” “不打不長記性??!” ![]() “認錯一個字,打一次,老師平常就是這么教我們的” ![]() “老師,輕一點?!?/span> ![]() “下次會不會做錯?” “不會了,不會了,再也不會了!” Ferdinand I de Braekeleer 十九世紀比利時畫家Ferdinand I de Braekeleer,照著荷蘭畫派的路子,描繪了不少懲罰孩子的生活化小場景。 ![]() ![]() ![]() 維納斯揍丘比特 在羅馬神話中,愛與美之神維納斯和戰(zhàn)神馬爾斯偷情生下丘比特。丘比特經(jīng)常用他的箭在天上人間“亂點鴛鴦譜”,是羅馬神話中最著名的熊孩子之一。于是,在傳統(tǒng)的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常常利用維納斯暴揍丘比特的故事來表達這一項傳統(tǒng)。 《Venus Punishing Profane Love》
“好擔心維納斯會不會‘隔山打?! ?/span> 《Venus Chastising Cupid》
畫中的維納斯好美啊,看身后飄動的那縷薄紗,太仙兒了。再看看丘比特的尷尬樣兒,凌亂的頭發(fā),凄慘的表情,雙手抱拳求饒。 《馬爾斯揍丘比特》
滿地散落著被折斷的箭,蒙上眼睛的小愛神(愛是盲目的)倒在地上,穿盔甲的戰(zhàn)神馬爾斯揚鞭抽打小愛神的光屁股,右上角飛起的白鴿示意勸架的女人是維納斯。
“不知道為啥,我被打很開心,媽媽好像也很開心。”(熊孩子好像不知道疼的) 孟子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保▊ゴ蟮娜?,不偏離他的純潔、善良的心。)所謂赤子之心,就是孩子本來的心,這心是從世外帶來的,不是經(jīng)過這世間的造作后的心。其實, 一個人無論到了什么年紀,能擁有一顆童心是最難得的,也是最幸福的。 最后, 祝全天下兒童節(jié)日快樂! 愿你們永遠天真爛漫~ 責任編輯:子曰 圖片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藝海拾語】 人言繪雪者,不能繪其清;繪月者,不能繪其明;繪花者,不能繪其馨;繪人者,不能繪其情;此數(shù)者虛,不可能形求也。不知實者逼肖,虛者自出,故畫北風圖則生涼,畫 云漢圖則生熱,畫水于壁則夜聞水聲。謂為不能者,固不知畫也。 ——清 鄒一桂 賞析:這里強調(diào)的“實者逼肖,虛者自出”,道出了意境創(chuàng)造的奧秘。然而“實者逼肖”,并非是照抄生活,而是要在設想中的虛境指導下對生活 物象進行選擇提煉和加工。這種功夫,都是以更好地表達或開拓虛境為目的,既求形似,又求神似而后者更為重要。總之,虛境要通過實境來表現(xiàn),實境要通過虛境的統(tǒng)攝下來加工。這就是“虛生相生”的意境 結(jié)構原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