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論寫作三要素老詹當記者后,很喜歡寫言論。年輕記者不由納悶,老詹哪,我們只愛寫消息和通訊,最不喜歡的就是言論,因為非常不好寫!你咋恰恰相反,那么喜歡寫言論呢? 
 我說,首先,得糾正你們一觀念,認為言論不好寫。其次,我來告訴你們,為什么我喜歡寫言論。 
 原因非常簡單,第一,言論其實很好寫,寫起來還挺好玩。第二,寫言論不必采訪,坐在家里也能寫。 
 所以,老詹很喜歡寫言論。 
 哦,原來如此呀!年輕人表示理解,接著追問,你說言論非常好寫,我們卻覺得很難寫,這是為什么呢? 
 老詹說,原因嘛,咱們先不分析,聽我講一故事,故事講完,你們就明白言論為什么好寫了。 
 80年代中期,老范在經(jīng)濟日報當總編輯,為培養(yǎng)名記者,把報紙辦得更有特色,老范決定,在報紙?zhí)乜话?,開辟個人署名專欄。 
 個人署名專欄,這在當時中國新聞界,算是獨一份吧! 
 專欄由誰來寫呢?老范相中三人,一是副總編楊尚德,二是評論部主任馮并,三是我,工交部主任小詹(當時年紀不大,不敢斗膽稱老也)。 
 老范要求,專欄每周發(fā)表言論一篇,風格可以多樣,內(nèi)容題材不限,每篇800字左右,就由我們?nèi)耍喠髯f。 
 專欄開辟一年,讀者反映不錯,領(lǐng)導(dǎo)也時有表揚。老范非常高興,說,你們每人寫篇小結(jié),談?wù)勼w會,交流交流經(jīng)驗吧。 
 談什么呢?還真不大好談。 
 老詹好幾個晚上沒睡踏實!琢磨去,琢磨來,想出一題目—— 
 《言論寫作三要素》。 
 我以為,一篇言論要想寫得好,寫得精彩,寫出來讓讀者喜歡看,必須具備三要素。 
 哪三要素呢? 
 第一,有故事。 
 言論先得有故事,這是老詹寫評論堅持的一個原則。 
 所謂故事,是大概念,包括新聞啦、歷史啦、典故啦、趣事啦、資料啦等等。 
 選擇故事,有兩條標準: 
 一要看起來新鮮,最好是別人不知道的。 
 二要有典型意義,最好是能展開議論的。 
 為什么必須有故事呢?因為一,沒有新鮮故事,很難吸引讀者。二,沒故事作依托,不好展開議論。 
 老詹寫言論,最頭疼也最花功夫的,就是尋找既新鮮又典型的故事。 
 我曾寫過一篇雜感《生活需要慢慢品》,講了一故事,看電影前,匆匆忙忙吃比薩,覺得并不怎么樣,感覺又燙又難吃;后來,與家人一起到比薩店,說說笑笑慢慢品,感覺相當不錯,味道好極了。舉這個例子,很說明問題。沒有這個例子,單說道理,就很費勁。 
 一般說來,只要有了精彩故事,言論已經(jīng)成功一半。 
 自媒體界有一大咖名叫咪蒙,文章寫得十分精彩,粉絲已達400萬!其文章一大特點就是故事又多又新鮮。據(jù)說,咪蒙團隊中就有人專門搜集各種新鮮有趣的故事,倘若需要之時,立即派上用場。   第二,有見識。 
 既然寫言論嘛,總得有點見識,告訴人們一些新鮮思想和觀點吧。 
 一篇言論水平如何,思想能否出彩,是關(guān)鍵之關(guān)鍵。 
 同樣一件事情,如何看出見識來呢?有人從這個角度切入,有人從那個角度議論,一個聰明有見識的作者,其腦袋就像裝滿濃汁的醬缸。一篇白紙浸進去,拖出來,一定是色彩斑斕、味道十足! 
 反之,一個沒有見識的作者,一張白紙浸進去,拖出來,還是白紙一張。 曾經(jīng)看到一篇文章《平均主義是最大的不公》,一般不是以為,越平均越公平嗎?哦漏!平均主義恰恰是最大的不公!這種文章,以見識取勝,令人一看,眼前一亮。 還有一篇文章叫《蒼蠅報春》,蒼蠅那么惡心的東西,怎么還會報春呢?細一琢磨,對呀,正因為春天氣候宜人,萬物生長,所以才會有蒼蠅的繁殖與熱鬧嘛!反過來說,蒼蠅繁盛,不亦證明春天已經(jīng)到了嗎? 還是以咪蒙為例吧。單看她的文章題目,觀點就十分鮮明,很吸引人。 
 富二代拼爹不公平?其實很公平。 
 這世上根本沒有懷才不遇。 
 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 
 如何做一個堅定不移的敗家子。 
 有句話忍了很久了,老子就是喜歡處女座。 第三,有文采。 
 文而無采,行之不遠也。 
 中國文字,非常美妙、非常吸引人!有些老外之所以狂喜歡學(xué)中文,就因為他們感到中文實在太神奇、太有趣了,學(xué)問很大,奧妙無窮。 
 咱們平時看一些文學(xué)大家寫的東西,不一定有多新奇的故事,也不一定講多少深刻道理,但你就是喜歡讀,讀起來還挺有味道,挺美!比如文學(xué)大家汪曾祺,寫的大部分是日常生活,什么買買菜啦、做做飯啦,鄉(xiāng)間走一走,公園逛一逛啦,但老先生的文章實在是美,實在有味道,讀起來真是超享受! 
 這就是文采,中國文字之美。 
 一篇文章,不但看起來韻味無窮,寫作過程,也非常好玩。 
 人生如果有幸福時光或快樂時光的話,老詹以為,寫作之時,便是人生最快樂的時光。 
 當你醞釀好題目后,房門一關(guān),電腦一開,哈哈,你就進入了這樣的快樂時光! 
 人不說嗎,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然而,生活中哪里有這么多元帥?但是,當你坐在電腦桌前,真可以做一個虛擬的名副其實的元帥!26個字母,就是你手下26員忠實干將,你可以調(diào)動千軍萬馬,讓他們沖鋒,他們就沖鋒,讓他們撤退,他們就撤退,一批人倒下,另一批人馬上站起來……這是人在駕馭外部世界時一種極致自由的狀態(tài),簡直爽極了! 
 汪老先生的小孫女曾寫過一篇文章,說爺爺寫文章的時候,就像母雞要下蛋了,在屋里著急地走來走去,大家曉得爺爺有動靜了,趕緊騰桌子讓他。如果這蛋不下出來,爺爺會非常痛苦的。而一旦寫出精彩句子,老先生就會在屋子里來回踱步,顧盼自雄,得意極了! 
 老詹也有類似體會,只要打開電腦,手觸鍵盤,其快樂真是難以言表!某段句子寫下來,自我欣賞一番,很是得意!先問自己,老詹哪,這是你寫的嗎?自己回答,當然是我寫的!寫得好嗎?當然,寫得太好了! 
 人哪,有時真得要有這樣一種自我欣賞的自信和霸氣,才能寫出好文章來。 
 前此日子,老詹將公眾號由《老詹聊發(fā)少年狂》改為《碼字工匠老詹》,就是希望自己像一位勤勤懇懇一絲不茍干活的工匠一樣,一個心眼潛心于寫作之中,去品味碼字的無窮樂趣! 
 好啦,具備三要素,你這言論,就算大功告成了。 
 有人會說了,老詹,不一定吧?有些言論,并不講什么故事,專以觀點見長,不也一樣站得住腳,一樣受人歡迎嗎? 
 我回答,你說的這些言論,大都是為某一新聞所配發(fā)。新聞本身,就是故事,這不也還是有故事么?沒有故事,發(fā)啥言論! 
 我以為,言論的上乘之作,還是得三要素齊備,缺一不可。如果既沒有故事,又沒有見識,甚至還沒有文采,那,這樣的文章,我勸您最好甭寫!寫了,也不會有人看。 
 言論三要素,從何而來呢? 
 故事,其實就是資料。一個有志于寫言論的人,要做一個有心人,要注意隨時隨地搜集各種有用有趣的資料。讀書、看報、看電視、與人聊天,都是搜集故事的好機會。別看一個小故事,一段小資料,用得好,用得恰當,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見識,源于你的深思。你花了比別人多八倍、十倍甚至更多的功夫去思索、去琢磨,你講出來的道理,肯定會比一般人更深刻、更能讓人受啟發(fā)。某人曾問一位成功企業(yè)家,天道酬勤對不對?企業(yè)家說,不對,如果你不深思,不動腦筋,再勤奮又有什么用? 
 文采,須得反復(fù)錘煉。沒有哪個人是一開始寫文章就行云流水文采斐然的。文章的文采,除了日積月累刻苦訓(xùn)練外,還與作者的個性有關(guān),所以,如何認識自己,發(fā)揮自己個性之所長,避其之所短,形成帶有鮮明個性色彩的特殊的文字敘述方式,是一個寫作者畢生的追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