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飲食抗癌一直是個熱門話題,尤其是在大家越來越注重“養(yǎng)生”的時代,枸杞泡茶、黨參可樂頻頻刷屏。如果飲食真的可以抗癌,那么腸道菌群也必然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正常的腸道菌群可以幫助人們維系健康所需,然而這并不夠,因為還面臨著更大的威脅:癌癥。為此,來自新加坡的科學家們設計了一種新的腸道菌群,它可以將十字花科西蘭花等綠色蔬菜中的物質(zhì)轉(zhuǎn)變成可以抗癌的元素。而在小鼠結直腸癌模型中,腸道菌群—蔬菜組合將腫瘤數(shù)量減少了75%,并遏制了腫瘤的發(fā)展! 該篇文章發(fā)表在最新一期的《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題目名為:Engineered commensal microbes for dietmediated colorectal-cancer chemoprevention。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員開發(fā)的腸道菌群可以將十字花科蔬菜——西蘭花中的硫代葡萄糖苷化合物轉(zhuǎn)化為具有抗癌特性的有機小分子蘿卜硫素。 我們正常食用這些蔬菜的時候,他們其中可以抗癌的物質(zhì)并沒有被相應的酶激活,因此并不能有效抗癌。研究人員從這一點出發(fā),設計出了可以活化這些物質(zhì)的腸道菌群。在本次實驗中,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這種組合確實可以大大降低癌癥的發(fā)病風險。 研究的主要作者Chun-Loong Ho博士說道:“我們發(fā)現(xiàn)開發(fā)的腸道菌群確實可以抵抗癌癥,而這也意味著對于結直腸癌患者,移植這些腸道菌群或許可以遏制癌癥發(fā)展,而對于術后患者,腸道菌群同樣可以遏制結直腸癌的復發(fā)?!?/p> 口服藥物的吸收同樣依賴腸道菌群,如果我們設計出可以加速吸收藥物的腸道菌群呢?這或許是未來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 參與科研研究的人員如果可以打開思路,相信未來腸道菌群的研究會越來越多,并且質(zhì)量越來越高。當然其真正的轉(zhuǎn)化到臨床可能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但是我們看到很多癌癥新藥療效很好從申請到審批通過的時間越來越短,而如果腸道菌群的研究被證明確實可以很好的治療某些疾病和癌癥,相信不久之后,我們也會看到新的腸道菌群治療方法。 原始出處: Chun Loong Ho,et al.,Engineered commensal microbes for diet-mediated colorectal-cancer chemoprevention.Nat Biomed Eng.2, 27–37 (201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