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識安集海大峽谷,是來自《中國國家地理》。 書中提到了安集海大峽谷是一座鮮為人知的彩色峽谷,地勢地貌相當(dāng)奇特。 于是,帶著好奇心與朋友們慕名而至。
安集海大峽谷位于新疆塔城地區(qū)沙灣縣安集海鎮(zhèn)以西的天山北坡,距烏魯木齊210公里,距奎屯市40公里,距沙灣縣28公里。 待我們?nèi)チ酥尾胖獣裕@條峽谷,真的太牛了!
千百年來,安集海大峽谷默默隱匿在天山北坡,就連許多當(dāng)?shù)厝硕紱]聽說過,更無法知曉這條峽谷的位置和來歷。 截至目前,只有極少數(shù)地質(zhì)學(xué)者、攝影師和戶外愛好者來過。
第一次來安集海大峽谷,若沒有熟人帶路,光看地圖,你肯定會弄錯的。 因為,這條峽谷的名字太多了,在網(wǎng)上一搜索,弄錯的加上沒弄錯的,一共有六個名字。
據(jù)了解,除安集海大峽谷這個名字之外,網(wǎng)上還有紅山大峽谷,奎屯大峽谷、獨山子大峽谷、烏蘇大峽谷,巴音溝大峽谷等五個名字。 這些名字中,哪個才是正確的呢?
在網(wǎng)上,很多文章都將安集海大峽谷與它相距50公里的奎屯大峽谷(也就是獨山子大峽谷)混為一談。這兩個峽谷相隔不遠,都是發(fā)源于天山的河流沖擊切割出來的峽谷,地貌上也極為相似,然而安集海大峽谷的色彩更加豐富斑斕壯觀磅礴一些。
其他的三個名字紅山大峽谷,烏蘇大峽谷,巴音溝大峽谷,其實指的都是安集海大峽谷。 一條大峽谷竟然有這么多的名字,為何呢?
朋友告訴我,大峽谷發(fā)源于北天山中段依連哈比爾尕山海拔5250米冰川,流向準噶爾盆地南緣的“巴音溝河”,經(jīng)河水千萬年來自然沖刷形成。
巴音溝河的下游河段就叫“安集海河”,這是同一條河的兩個名字。 那么,這條大峽谷,叫安集海大峽谷或者巴音溝大峽谷,都沒錯的啦!
其次,大峽谷是新疆兵團紅山煤礦所在地,以加上外表多紅色,有人干脆賦予她紅山大峽谷的美名。 那為何又叫烏蘇大峽谷呢?因為巴音溝河位于烏蘇市境內(nèi)。大峽谷的一部分位于烏蘇市境內(nèi)。在烏蘇市政府的官網(wǎng)上,也可以看到烏蘇大峽谷的推介。 四個名字都沒錯,但目前,還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范的叫法,所以游客們傻傻分不清,非常不便。
這條大峽谷有啥奇特之處呢? 大峽谷的地理位置相當(dāng)隱秘,哪怕你來條它的跟前,也不一定馬上就能發(fā)現(xiàn)它。 這是一條不象峽谷的大峽谷,象是一條地縫。
據(jù)了解,大峽谷位于天山北坡山前的丘陵地區(qū)。 大峽谷的兩側(cè)都是開闊的草原和低矮的丘陵,由于雨量較為充沛,因此更象是草原。大峽谷的上游就是風(fēng)景秀麗的巴音溝牧場。大峽谷幾乎都隱沒于草原之下,就象地裂縫一樣,極易被人忽視。 ![]()
因此,誰也不會想到,天蒼蒼野茫茫的大草原間,竟然會隱藏著一條長達數(shù)三十公里、深達四五百米深的大峽谷。
大峽谷為南北走向,長約30公里,谷底寬約100-400米,谷肩寬約800-1000米,從谷底到谷肩高可達200米(最深處落差近400米),集懸崖、絕谷、草原、流水于一體,集奇、險、艷于一身,至今仍未被開發(fā),保持著原有的樣貌。 ![]()
谷壁近直立,沿谷到處是斷崖,谷壁上的沖溝將谷壁雕鑿成石林狀,筆直陡峭如刀削斧剁一般;其崖壁并非堅硬的石質(zhì),而是砂石與土的結(jié)合體,小的大的塌方隨時隨地可見,因此非常危險。
峽谷溝壑層疊,錯落有致。 ![]()
溝底數(shù)條大小河流象辮子一樣,在不同季節(jié),映襯出不同色彩。 整座峽谷象萬花筒般五彩斑斕,其中火紅的是崖壁,黛青的是河床石塊,碧綠的是河流的水面,墨綠的是沙島。 ![]()
在峽谷的上游,你還可以看到圣潔的雪山,綠油油的草原,白色的氈房。 雪山、峽谷、草場、流水相輝相映,天工巧奪,神工鬼斧。 ![]()
然而更吸引我的是崖壁上和谷底蜿蜒盤旋的山路,猶如一條蛟龍,神游在峽谷之中,游龍般的天路在完成著他的使命。 此刻,不用無人機,也能拍到航拍視角的圖片,因為峽谷地面處距谷底最深處達400米。 ![]()
文/圖 納蘭小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