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條不紊地進行市場研究非常重要:也就是說系統(tǒng)地貼出你的圖表,分析它們、跟蹤它們。這樣你就可以每天或每隔一天花費相對較少的時間,而獲得豐厚的回報。一兩周的時間內(nèi)什么也不做,然后聽信某權威的建議,或者掃一眼圖表,做個大致的分析,就試圖抓住上漲,并立刻建立頭寸,這常常會引發(fā)災難。通常你最大、最安全的利潤來自于:當價格運動發(fā)展時,你就已經(jīng)預先考慮好了每一步。而心血來潮的決定,通常會耗費你的金錢。
上證指數(shù)從2018年2月開始的下跌讓很多人始料不及,他們或許在看到最后一波上漲時沖動地買進了相對弱勢的股票,然后眼睜睜看著價格突然地開始暴跌。我們一直堅信,市場總是會愚弄絕大多數(shù)人,百年前如此,現(xiàn)在還是如此,未來也將如此。威科夫方法是對聰明錢、莊家、CO這類少數(shù)有能力操縱市場的力量的研究,如果能夠洞悉他們的行為,那么我們小資金的靈活優(yōu)勢就能發(fā)揮到最大。
現(xiàn)在讓我們回到上證指數(shù)大型交易區(qū)間的研究。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跟蹤上證指數(shù)到4之后的反彈,我們懷疑它是潛在的買盤高潮(BC),具體請參考大型的交易區(qū)間:上證指數(shù)(二) 威科夫方法的因果法則聲明,供求關系之間的過剩不是隨機的,而是市場行為中關鍵事件的結果,或者說是準備時期的結果。也就是說,趨勢就像是一輛奔馳的汽車,它的油箱里有多少油,完全取決于底部的吸籌階段有多大。我們希望通過實際的案例來向你展示如何將所有的工具有機地結合起來,因此,我們建立了上證指數(shù)的點數(shù)圖,并且在上面標注了與K線圖中相應的原理和通道,以便你能夠一眼就找到它們。我們的格值是105點,ST位置的小型吸籌區(qū)間一共有7個計數(shù),因此這產(chǎn)生了735點的上漲潛力,由于格值較大,因此我們以平均計數(shù)目標為參考:以ST低點和計數(shù)線位置的平均值作為投射起點,那么目標就是2835+735=3570點。
結合大型的交易區(qū)間:上證指數(shù)(二)中對于通道、位置、阻力、價格行為和成交量的分析,我們認為,價格很可能在3570附近產(chǎn)生停止行為,價格很可能會回落,而該回落將與通道內(nèi)之前的所有回落都不一樣,因為CO可能會認為市場在這里已經(jīng)過度上漲了,散戶的追高同時也為CO提供了流動性機會,CO將利用這個機會來拋售籌碼。換句話說,這里將產(chǎn)生市場的特征改變(COC)。
特征改變(COC)是威科夫方法的另一個重要概念,通常對于上漲趨勢而言,自動回落(AR)就是一個COC,它指示出價格從趨勢運動進入到了無序的盤整運動。AR通常會形成自上漲趨勢以來最大的回落,并且通常伴隨著更高的成交量。在了解了以上內(nèi)容之后,我們看到市場在4之后最高上漲到了3574.9,它進入到了3570的目標區(qū)域:價格的上漲開始加速,對超買線(或者叫供應線)產(chǎn)生了穿越,當時媒體上各種看多的聲音不絕于耳。因此,在了解了上述事實之后,威科夫交易員可以很自然地說,這里也許就是買盤高潮了,CO將會賣出,價格將形成超過之前幅度的快速下跌,我們唯一正確的做法就是,當市場出現(xiàn)最開始的弱勢時離場。如果有可能的話,你甚至可以利用短期的A股ETF看跌期權來獲取超額利潤。 如果愿意再進一步的話,我們甚至可以僅通過COC的概念來預期價格很有可能跌到哪里,以什么方式下跌。首先,我們可以預期COC或者AR的回落將會比之前的回落更為迅速,它的價差要比2、3、4的價差都要寬,成交量可能也會高于2、3、4。在上升通道中,最大的回落幅度是3的回落,共270點。如果市場只形成與3一致的回落幅度,那么將從最高點3574.9下跌至3304.9,它正好是周圖2018年1月初的需求柱低點位置附近,如紅色箭頭所示,與4的低點非常接近。然而我們推斷市場將超過這樣的下跌幅度,因此,價格很有可能將跌穿4的低點。既然如此,我們還能夠在哪里找到重要的支撐?也許就在ST位置的局部吸籌區(qū)間的頂部,如圖兩條藍色橫線所示的支撐帶。順便提醒一下,支撐和阻力雖然并不意味著它一定生效,但往往它們能夠指示出價格可能在這里產(chǎn)生停頓。
我們發(fā)現(xiàn),圖表所講述的故事最為引人入勝,事實上我們并不需要懂得很多,將有限的精力集中于威科夫方法的學習,通過大量的、不斷的練習,建立起具有邏輯的思維方式,將所有原理有機地、系統(tǒng)地結合起來,我們就能夠感受到市場的脈搏。
上證指數(shù)的大型區(qū)間研究目前進行到了圖表最右邊,接下來我們將盡可能再用一到兩篇的篇幅去完成對它的分析,并試圖對未來進行展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