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安縣,隸屬于貴州省遵義市,位于貴州省北部,北接重慶市南川區(qū),東鄰道真縣、務(wù)川縣,南連鳳岡縣、湄潭縣、綏陽縣,西界桐梓縣,素有“黔北門戶”之稱。 正安縣境,春秋戰(zhàn)國時期屬大夜郎鄨國地,秦朝時,今縣境北部屬巴郡轄地、南部屬鄨縣轄地。漢朝時,今縣境北部分屬涪陵縣和枳縣、南部屬鄨縣轄地。魏晉南北朝時期,今縣境屬鄨縣轄地。 隋朝大業(yè)十年(614年),今縣境屬信安縣(治今重慶市武隆縣)轄地,唐朝武德二年(619),信安縣改為信寧縣,今縣境仍屬之;貞觀十六年(642年),于今縣境內(nèi)置珍州;天寶元年(742年)改珍州為夜郎郡;乾元元年(758年)復(fù)名珍州,今縣境屬珍州轄地 宋朝初,今縣境屬珍州樂源縣轄地;開寶元年(968年),改珍州為西高州;大觀二年(1108年),復(fù)名珍州;咸淳十年(1274年),珍州劃歸播州,今縣境屬播州轄地。元朝至元二十九年(1290年),置珍州思寧等處長官司;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明玉珍據(jù)蜀稱帝,改珍州“珍”為“真”,稱真州思寧等處長官司。 明朝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為真州長官司;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真州長官司改為真安州,取“真州安寧”之義,隸屬于四川布政使司遵義軍民府。清朝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遵義軍民府改為遵義府;雍正二年(1724年),改真安州為正安州;雍正六年(1728年),正安州隨遵義府改隸貴州布政使司。 民國二年(1913年),廢正安州,置正安縣;民國三十年(1941年),析正安東北地置道真縣。 建國后,1958年道真縣并入正安縣,1961年復(fù)置道真縣;正安縣先后隸屬于遵義專區(qū)、遵義地區(qū)、遵義市。 正安縣總面積2595平方公里,下轄16個鎮(zhèn)、2個鄉(xiāng)、1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省級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2013年全縣戶籍人口63.95萬人、常住人口38.33萬人。 正安縣歷史名人: 尹珍(79~162年),字道真,東漢牂牁郡毋斂(今正安縣)人,是貴州最早見諸文字,最先走出大山、叩問中原文化的著名儒學者、文學家、教育家和書法家,是貴州漢文化的傳播人,西南漢文化教育的開拓者,曾任尚書承郎、荊州刺史等職。 |
|
|
來自: 昵稱VChmUhmv > 《漢風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