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知識與能力: 1. 了解“再、曩、辱、物”等詞的意義和用法。 2. 梳理本文的層次結(jié)構(gòu),學(xué)習(xí)本文層層深入、曲婉有致的、迂回曲折的行文藝術(shù)。 3. 背誦有關(guān)語段和名句。 方法與過程:自主學(xué)習(xí)---小組學(xué)習(xí)----交流展示---點評---反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隱忍茍活、憂愁、幽思、激憤慷慨的情感,學(xué)會面對人生重大 挫折進(jìn)行思考,養(yǎng)成對人生負(fù)責(zé)任的態(tài)度。 學(xué)習(xí)重點:目標(biāo)1、3 學(xué)習(xí)難點:目標(biāo)2 學(xué)法指導(dǎo):誦讀法、討論法、練習(xí)法 知識鏈接: 1、關(guān)于《史記》 《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東漢末始稱《史記》。它是古代第一部由個人獨力完成的具有完整體系的著作??偣惨话偃?,五十二萬余字,又是到那時為止規(guī)模最大的一部著作。是我國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有很高的史學(xué)價值 2、 作者簡介 司馬遷(前145-前90?),西漢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陜西韓城市)人,生活在西漢武帝時代,前后曾為郎中、太史令、中書令等職。10歲開始學(xué)習(xí)古文書傳。約在漢武帝元光、元朔年間,向今文家董仲舒學(xué)《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國學(xué)《古文尚書》。20歲時,從京師長安南下漫游,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qū),到處考察風(fēng)俗,采集傳說。不久仕為郎中,成為漢武帝的侍衛(wèi)和扈從,多次隨駕西巡,曾出使巴蜀。 3、寫作背景 信中還委婉述說了他受刑后“隱忍茍活”的一片苦衷。為了完成《史記》的著述,司馬遷所忍受的屈辱和恥笑,絕非常人所能想象。但他有一條非常堅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價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記》的寫作,絕不能輕易去死,即使一時被人誤解也在所不惜。就是這樣的信念支持他在“腸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掙扎中頑強(qiáng)地活了下來,忍辱負(fù)重,堅忍不拔,終于實現(xiàn)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業(yè)。 4、關(guān)于文體 “書”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就是“書信”的意思。古人寫信,多有題目,說明是寫給誰的信,信題多為“報……書”“答……書”“與……書”“上……書”“寄……書”等,例如《答司馬諫議書》(王安石)、《與朱元思書》(吳均)、《上樞密韓太尉書》(蘇轍) 語言知識點: 1、 曩者( 頭槍地( 檻阱( 2、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寫出其本字。 1.或重于太山 2.其次詘體受辱 3.其次剔毛發(fā) 4.其次關(guān)木索,被箠楚受辱 5.見獄吏則頭槍地 6.及以至是 7.及罪至罔加 8.古者富貴而名摩滅 9.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 10.思垂空文以自見 11.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 12.則仆償前世之責(zé) 13.寧得自引深藏于巖穴邪? 3、解釋加點字的的詞語。 1.若望仆不相師 2.而世又不與能死節(jié)者比 3.用之所趨異也 4.積威約之漸 5.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6.下至于茲 7.若有所亡 8.稽其成敗興壞之紀(jì) 9.亦以究天人之際 10.且負(fù)下未易居,下流多謗議 11.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12.恨私心有所不盡 4、說出下列加點的詞的活用現(xiàn)象,并作解釋。 1.太上不辱先 2.衣赭衣 3.通其狂惑 4.倡優(yōu)畜之 5.流俗之所輕也 6.曷足貴乎? 5、指出下列句式屬古漢語哪一種特殊句式 1.西伯,伯也。 2.由此言之,勇怯,勢也。 3.西伯,伯也,拘于羑里。 4.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5.屈原放逐,乃賦《離騷》。 6.終不可用。 7.下流多謗議。 8.不信,適足取辱耳。 9.至激于義理者不然。 10.或重于太山,或輕于鴻毛。 6、 翻譯語句 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jìn)士為務(wù)。. 假令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異? 夫人不能早自裁繩墨之外,以稍凌遲,至于鞭箠之間,乃欲引節(jié),斯不亦遠(yuǎn)乎! 《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 所以隱忍茍活,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計,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 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7、 名句默寫 1.古者富貴而名摩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人皆意有所郁結(ji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來者。 3.亦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一家之言。 4.《詩》三百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____________,綜其終始,___________________. 6.蓋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仲尼厄而作〈〈春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題。 且負(fù)下未易居,下流多謗議。仆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xiāng)黨戮笑,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復(fù)上父母之丘墓乎?雖累百世,垢彌甚耳!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fā)背沾衣也。身直為閨合之臣,寧得自引深藏于巖穴邪!故且從俗浮湛,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惑。,無乃與仆之私指謬乎。今雖欲自雕瑑,曼辭以自解,無益,于俗不信,只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書不能盡意,故略陳固陋。 (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古者富貴而名摩滅 B.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C.仲尼厄而作《春秋》 D.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 (2).下列各組虛詞的意義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然后是非乃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