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的排字輩包括兩部分,一是排行,一是輩分,前者是確定同輩長幼之序,后者以相同文字作為族內(nèi)同輩人之名,宗族每一代就由不同字號表示,以明確相鄰世系之間的尊卑等級。宋代以后,這二者相結(jié)合,就是族譜內(nèi)行輩制度。例如,江蘇蘇州《洞庭王氏宗譜·太原家譜》中,“六世廷寶,行文四;七世彥詳,行良二;八世昇,行疇一”,這里的“文、良、疇”即是輩分,“四、二、一”即是排行。不過有的因為族人較少,所以族譜僅記載字輩,而并沒有排行,有的族眾過多,僅在近支內(nèi)排行,但是字輩幾乎是都有的。 江蘇蘇州《洞庭王氏宗譜》,山西省社會科學(xué)院家譜資料研究中心藏 字輩的編排,首先要便于記憶,所以通常是由接近詩歌形式的長短句構(gòu)成,從四字到七字不等。對于字輩的編排,族人盡可能的完善,追求完美。“造譜者往往取佳言善字編排行輩,或用忠孝廉節(jié),或用仁義道德,多或百言,少亦三數(shù)十字?;蛴胁槐M成文,但取字形有別……”(章學(xué)誠《家譜雜議》) 字輩短語,湖南《張氏支譜》,天津圖書館藏 其次,字輩確定方式也有很多,但是限于文獻(xiàn)記載,很多已經(jīng)不可考,有記載的如通過抓鬮等方式來確定。清順治十六年《清河郡張氏宗譜重修譜序》記載了清河張氏編排字輩的情況:“以黃亟經(jīng)世之生生數(shù),照先拈首字古劃檢字,依劃相遞而檢,得字成意,字盡成句,句盡告完。撰文時需齋戒沐浴,請一族中品德兼優(yōu)之人拈之?!逼鋵嵶ヴb在族譜中并不少見,一些宗族甚至以抓鬮來確定祖先世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