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tài)特征 一年生草本。莖直立,分枝,綠色或微逞紫色,有細縱棱,一側(cè)具乳頭狀突起,葉寬三角形,兩面沿葉脈具乳頭狀突起,下部葉具長葉柄,上部葉較小具短柄;托葉鞘偏斜,膜質(zhì),黃褐色?;ㄐ蚩偁睿斏蛞干?,花排列稀疏;苞片卵形,每苞內(nèi)具2-4花,花梗中部具關(guān)節(jié);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紅色,花被片橢圓形;雄蕊8, 比花被短;花柱3短,柱頭頭狀。瘦果長卵形,長5-6毫米,具3棱及3條縱溝,上部棱角銳利,下部圓鈍有時具波狀齒,黑褐色,無光澤,比宿存花被長?;ㄆ?-9月,果期8-10月。 地理分布 苦蕎性喜陰濕冷涼,多種植于高山地域,垂直分布為海拔1200~3500m。 主要價值 經(jīng)濟價值:具有食療營養(yǎng)功能,市售的苦蕎多做成苦蕎茶,也是很好的飼料作物 藥用價值:降血糖、降血脂、抗菌、抗病毒、消除自由基 禁忌 苦蕎麥性涼, 一次不宜多吃, 胃寒者不宜,以防止消化不良;蕎麥不宜久食, 對脾胃虛寒者忌食,更不可與白礬同食。 苦蕎茶有顯著的健胃消食功效,所以應(yīng)在飯后飲用。如果飲用者處于饑餓狀態(tài),腹中已經(jīng)沒有食物的時候再大量喝苦蕎茶的話,肯定會加重饑餓感,特別是低血糖人士,此時會出現(xiàn)血糖下降的不適癥狀,因此需要特別注意。 另外 日本人稱苦蕎為“長生不老的保健食品”,是“21世紀人類自己能種植的靈丹妙藥”,把苦蕎食品當作健康長壽的一大秘訣。 神仙的糧食 韓國人稱苦蕎為“神仙的糧食”,相互饋贈苦蕎食品已成為韓國上層顯貴最時尚的禮儀。 東方神草 德國人稱苦蕎是東方高原生長的一種神秘植物,是東方草藥中尚不多為人知的一顆璀璨星辰,有“東方神草”美譽。 秦始皇 稱苦蕎具有“仙丹之靈氣,老參之功力”。 彝族對苦蕎的深厚感情 在涼山彝區(qū),數(shù)千年以來,流傳著家喻戶曉的苦蕎歌,娓娓道來的是對苦蕎麥這種農(nóng)作物那說不完、道不盡的好處:“撒下苦蕎種,幼苗綠油油,嫩葉似斗笠,花開如白雪,結(jié)子沉甸甸,蕎子堆成山,老人吃了還了童,少年吃了紅潤潤,姑娘吃了雙眼明如鏡,烏發(fā)放光澤,十指嫩如筍,腰細如柳枝,容貌好似油菜花,迷醉多少男人心,馬駒吃了樂津津,牛兒喂了脹鼓鼓,豬仔喂了肥胖胖,小雞吃了鳴徹徹,瘦羊吃了蹦又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