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道論】(49) 丁辛的重要取象 在天干序列中,丁與辛屬于“己幫”,但不是己的“嫡系”,與己的關系不如戊庚那么“鐵”,倒是和丙戊或庚壬的關系相當密切。對丁而言,丙是它的“資”,戊是它的“斧”;對辛而言,庚是它的“資”,壬是它的“斧”。 如同甲取象為“龍”、己取象為“虎”、乙癸取象為“馬”、丙壬取象為“?!币粯?,丁與辛這個爻也有一個重要取象,那就是“馬”。 我們已經知道,乙和癸的取象是“馬”,現(xiàn)在又說丁和辛的取象也是“馬”,這豈不是混同了嗎?我們說沒有,乙癸為“馬”,丁辛也為“馬”,但丁辛卻是“白馬”。 “白馬”一辭出現(xiàn)在賁卦,賁卦四爻辭講“白馬翰如”。賁卦的天道是癸庚己壬甲辛,四爻的“白馬翰如”指的就是上爻辛。在卦體上,乙和丁、癸和辛處在對立的位置,如果辛取象為“白馬”,那么乙和癸這個“馬”自然就是“黑馬”。 經文上還有幾處談到“馬”的地方,比如說大畜三講“良馬逐,利艱貞”,大畜卦的天道是辛甲壬己庚癸,三爻壬講“良馬逐”,這個“良馬”指的就是初爻辛。 明夷二講“用拯馬壯”,明夷卦的天道是辛甲壬己庚癸,按照人道是初爻至二,但由辛至甲需要三個時間單位,正是這個時間差,使得初爻“君子于行,三日不食”,也正是這個時間差,使得初爻有可能依照天道至三,但這正與地道相悖,所謂“用拯馬壯”,就是讓初爻辛這個“馬”抖擻精神,克服地道的壓力,依照天道行進。 渙卦初爻也講“用拯馬壯”,渙卦的天道是丁甲丙己戊乙,從爻位上講,渙卦與明夷是一樣的,但明夷是復筮卦,渙是原筮卦,因此兩卦的天道運行方向也就正好相反。明夷初的天道運行方向是至三,渙初的天道運行方向是向五,渙初至五,也需要抖擻精神,克服地道的壓力,所以這里也是“用拯馬壯”。 以上幾例可以看出,丁與辛的一個重要取象也是“馬”。 在一個卦中,乙與丁或者辛與癸,如果同時為陽,這就是說同時會有兩匹“馬”出現(xiàn),對于這種情況,經文上就叫“馬匹”。中孚卦的天道是丁甲丙己戊乙,初爻丁是個陽爻,上爻乙也是個陽爻,這就是“馬匹”,即“馬”成雙成對的出現(xiàn)。中孚四講“月幾望,馬匹亡”,就是講接近或剛過望日的時候,這對“馬”就從視野中消失,果然,到了小過卦,中孚卦中的乙和丁這兩個陽爻,都變成了陰爻。 前面我們在《天道之心》一文中曾經談到,丁與辛雖然屬于“己幫”,但丁與辛都是“天心”,是甲和己的勢力范圍的分界線、交匯點,但兩者也還是有所不同的,丁的作用主要是完成“往”,辛的作用主要是完成“來”,這里的往來還是限定在同一個周期以內,特別是丁的作用。辛的作用,除了完成“來”或“復”的任務以外,還有一個任務是進入下一個周期,進入一種新的循環(huán),因為對辛產生吸納能力的不是原來的甲,而是一個“新甲”。因此,所謂真正的“天心”,就是辛。反過來說,辛的另一個重要取象就是“心”,只不過這是“天道之心”,簡稱叫“天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