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蓁
? 如影如形三十六 100cm×80cm 2017年 秦蓁的油畫圖像顯然既不是典型的寫實風,也不是抽象繪畫,她的作品游離在這二者之間,她在鋪陳色彩時,盡量放棄固有的寫實概念,同時也放棄對照片的寫生。一任性情和情緒宣泄畫布,顏色在她眼里是有機物體,透明,完美,誘人,生動,這有點象中國畫的大寫意,“大膽落筆,細心收拾”。 但秦蓁的中場收拾不是完形,不是讓意圖更加明確更加通俗易懂,她的收拾象外科手術,是切割,刮骨,折疊,然后重組畫面的空間關系和造型體系。閱讀秦蓁的作品有時需要調(diào)整觀者的習慣,調(diào)整時空觀,甚至是對“油畫”的重新認識??梢园亚剌璧倪@個過程和手段定義為“抽意”。 ——王軼瓊(當代藝術家) ?如影如形三十五 100cm×80cm 2017年 在“如影如形”系列中,那些顏料勾勒的線條還在,但是,顯得更為細碎。它們不再如同漩渦編織的富于節(jié)奏的音樂,而是如同火焰般在跳躍。它們不再是被一種中心性所吸引而變成內(nèi)斂之物,也不再遵從某種特殊的節(jié)奏,相反,它們似乎在燃燒,像火焰一樣在撕裂,在糾纏,在尖叫。它們處在燃燒的瞬間,處在不同的燃燒狀態(tài),有時候是熊熊大火,有時候趨于熄滅(看到了灰燼),有時候是剛剛點燃——這是大火般的激情在咆哮,在呻吟。它們在向上或者向外延伸,一種強力在往畫外奔突,它們在竭盡所能地擺脫畫布的制約,仿佛這些畫布承受不了這些火的顏色,這些畫布似乎已經(jīng)被燒毀,它們淹沒在紅色之中,畫面也沒有中心,只是一片大的毫無章法的混沌——繪畫中的線不再奠定坐標,繪畫在此展現(xiàn)的不是激情,而是激情的強度,是激情的跳躍,如果說這也是一種聲音的話,這聲音就是吶喊。 ——汪民安 ? 如影如形三十八 180cm×120cm 2017年 那些若隱若現(xiàn)的草圖,更讓我有種惦記的感覺。顏色雖然很薄,但并不是加了很多的油,我只是希望它透明,然后用各種筆觸,制造我需要的形影不離的東西。這在我內(nèi)心醞釀了很久,很難揮去。
我常常在夢里映射這些筆觸和念頭,在夢里一次又一次在我的畫面里行走,走出來,走出去,仿佛在夢里時也在涂抹顏色。那些讓我感覺到平滑柔和的基理和陰線陽線復雜的陰陽轉(zhuǎn)換關系。而那些平涂的顏色,能讓我的內(nèi)心有種穩(wěn)定的感覺,這種穩(wěn)定的感覺,讓我的畫面能夠平靜下來。
如影如形同時也是線索,這個線索從很久遠的地方連接到現(xiàn)在,或者是明代,或是元代…… ——秦蓁 ? 如影如形三十九 60cm×50cm 2017年 ? 如影如形四十一 80cm×60cm 2017年 ? 如影如形三十七 180cm×120cm 2017年
? “耳語”系列二十六 40cm×40cm 2017年 |
|
|
來自: 百了無恨 > 《現(xiàn)當代名家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