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湯羊血是陜西地區(qū)傳統(tǒng)名吃之一,由制血、配調料和泡饃三個步驟精制而成。食時配以粉絲、香菜等輔料。羊血鮮嫩、粉絲光滑筋軟、辣香撲鼻。寒冬食用為最佳。又因所用調料多為溫中健胃和芳香開竅的中藥,故特別受年老胃弱的顧客的青睞。 據(jù)《陜西傳統(tǒng)風味小吃》一書描寫為:“麻、辣、咸、香、光、嫩。羊血鮮嫩,入口光滑,調料多樣,辣香撲鼻,助人食欲,有利消化。” 粉湯羊血,又稱粉湯血豆腐、粉湯紅絲,是陜西省著名的傳統(tǒng)風味半湯類小吃。粉湯羊血,營養(yǎng)成分較為全面,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尤其是有機鐵的微量元素含量是所有小吃中最多的。 羊血、粉絲、豆腐、青菜、多種調料各適量。 主要佐料 主要佐料分三類: 一是將花椒、桂皮、草果、胡椒、砂仁、桂枝、上元桂、小茴香、八角、玉果、干姜片、良姜、寇仁、丁香等十五樣調料按比例配合,碾碎成粉,用蘿篩過,用以熬湯,其中大紅袍花椒及小茴香要先行加熱,去濕、焙干,并碾成細末; 二是將生豬油在煮過的調料水中熬煮,待水分蒸發(fā)煮干,成為臘汁油; 三是辣椒油、生菜花(即切碎的香椿、蒜臺、香菜、蒜苗)。 制作工藝 1.剛宰殺羊的新鮮趁熱接入盆內,用馬尾籮濾去雜質,倒入同量的精鹽水中,用細棍輕輕攪勻,待凝固后,用刀劃成20厘米長、14厘米寬、3.3厘米厚的塊,倒入開水鍋中,用小火緊至羊血凝固如嫩豆腐時為止(約1小時),撈入清水中, 2.羊血洗凈,平放案板上,除去血塊上的血沫和下面附著的沉淀渣滓。左手伸直,五指靠攏,對準刀路,輕輕壓在羊血上面。右手持刀在涼水里蘸過后,用平刀法片成0.66厘米厚的血片,再將血片疊成斜坡,然后用直刀法切成“火柴棒”粗細的長條,整齊地排入盆內。 3.用15種香料配制調料:花椒400克、小茴香500克、桂皮75克、八角150克、草果150克、玉果100克、胡椒20克、干姜片250克、蓽撥50克、良姜150克、砂仁10克、蔻仁50克、桂子100克、丁香20克、上元桂1000克。先將花椒、小茴香放入干鍋里加溫,去潮焙干,碾成細面另放。其他13種調料混合后碾碎成面,過籮后與花椒、小茴香面攪拌均勻?!芭D汁油”也是主要調料,制法是將調料包放入清水中,煮至出味后取出調料包,倒入豬油繼續(xù)熬煮,直至水分蒸發(fā)完,調和水煮干,調和味吃入豬油里,即成“臘汁油”。 4.鍋內添清水約40千克,水開后先加精鹽750克,再加調和面300克,保持湯鍋微開。出飯時,每碗100-150克羊血,羊血放入漏勺里下入上述湯鍋內擺動幾下,隨即放入碗內鋪開,放入用開水泡好的粉絲100-150克,用開湯燙一次,再將開水煮過的豆腐塊約100克放漏勺里下鍋燙熱后也放在碗內,然后按順序調入臘汁油、辣椒油、"生菜花",澆入適量的開湯即成。 制作要領 1.切羊血的刀法稱為“四平刀”,即刀身前后,上下均保持平,刀長20厘米、寬8厘米,刀身要薄,刀刃要平; 2.配制調料時要精選上等原料,比例要恰當,以便增加小吃的風味; 3.焙調料時火不宜太旺,以免焦煳。 產品特色 羊血鮮嫩,湯味以麻、辣、咸出頭,花椒、小茴香竄香撲鼻。可配燒餅、饅頭、鍋盔食用。 |
|
|
來自: 寂寞的季節(jié)314 > 《加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