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想寫一篇關(guān)于拖延癥的文章,目的是寫給自己看,也寫給有拖延癥的你看。 一、什么是拖延癥 簡單的說,原本定好一件事情到某個時間點要做,結(jié)果沒有做。 ![]() 比如,定好明天早上5點30分的早起計劃,自己心理暗暗發(fā)誓一定要做到,結(jié)果到了明天5點30分鬧鐘響了,可實在是太困了,于是心理不斷的暗示自己,再睡2分鐘就起來,結(jié)果這一睡就是1小時。 我相信生活中的你,一定要過這樣的經(jīng)歷,我也是。 然而,一直拖延,歸根結(jié)底的原因在于沒有清晰的做事目標。 舉個例子: 假如明天要去外地出差,一定要在6點30分趕到車站,而從家到車站,需要花費1小時的時間。為了讓時間寬裕一些,在明天的4點50分鐘就要起床了。 ![]() 如果,不能在6點分之前趕到車站,就會錯過坐車的時間,坐不上車,就會耽誤自己的形成。 目標已經(jīng)非常明確了。 為了能早起,晚上就要早睡,并設(shè)置好鬧鐘。事實也證明,心理只有有事,4點50都能起來,在早也起的來。 這就是有了清晰的行動目標,拖延只能跟你說拜拜。 拖延其實就是一種迷茫。越迷茫越容易拖延。 二、為什么拖延癥會阻礙你的成長 原因一:越拖延,越做不好事情 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總會有一些事情是舒適區(qū)外面的事情。 如,每日寫一篇文章 舉個例子: 小的時候,每到放暑假,都特高興。因為貪玩,所以在放假期間,也絕對想不起來還要做暑假作業(yè)。 ![]() 哈哈! 每次都是我媽問我,“你的作業(yè)做好了嗎” 哇,這才想起來,不得了了,快要開學(xué)了,沒法只能臨時突擊做作業(yè)了。 因為做作業(yè)的時間短,有一本的作業(yè)要做,所以,只能草草了事的把作業(yè)做完。 事實證明,這樣做作業(yè)的效果,確實不好。 最后,還被老師給批評了。 其實,如果只是一件事情拖延了,我們可能還有突擊的時間。 如果是多件重要的事情拖延了,還有可能臨時突擊嗎? 原因二:越拖延,懶惰 在文章的開頭部分,我也大概說了,拖延其實就是一種迷茫,而這些迷茫,本質(zhì)上就是沒有一個行動的理由。 沒有行動的理由,自然就會變的越來越懶惰了。 人的天性就是懶惰的,不然也不會有那么多的商業(yè)模式出來。 懶惰其實就是從一點點的拖延開始的。 就好像一顆小種子一樣 ![]() 拖延一次,種子就長大一次,懶惰也就增加一點。 用數(shù)據(jù)來表示的話: 每一次的拖延增加0.1分,拖延10次就是1分,那么拖延100次,就是10分的懶惰指數(shù)。 這是一個疊加的過程,拖延的次數(shù)越多,你的懶惰指數(shù)也就越高,行動的可能就變得越來越低。 懶惰的直接后果是被同齡人超越,被社會所淘汰,事實就是這么殘酷。 三、如何有效的戰(zhàn)勝拖延癥 之所以拖延,最大的原因在于,做事的成本比較高。 比如,寫文章這件事情,成本確實很高,一下子讓人摸不著頭腦該如何去做,自然就不想去做了,一拖再拖就變的很正常了。 我經(jīng)過反復(fù)的實踐,發(fā)現(xiàn)這個方法非常的好用,決定分享給你。 核心方法:5分鐘原則 簡單的說,在你面臨要不要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不要想其他的,先做個5分鐘再說,5分鐘之后再做決定。 對,就是這么簡單。 比如,今天中午的時候你有1小時的休息時間,準備看點書的,但是旁邊的手機在時時刻刻提醒你,有好看的新聞。 到這里,你先拿起出來,看個5分鐘之后,在決定要不要看書。 一般到5分鐘過后,你都會繼續(xù)選擇繼續(xù)看下去。 為什么會這樣呢? 因為選擇5分鐘,是一個簡單的開始動作,也可以說是一個啟動的儀式。 有拖延,是一直感覺啟動的成本過高,而經(jīng)驗告訴我們,只要開始做了,自己就會給自己找到做事的方法。 這個方法,我試過很多次,對于戰(zhàn)勝拖延癥是很有幫助的。 如果,此時的你也在被拖延癥困擾,不妨可以試試5分鐘原則。 知道了方式方法,并不代表你已經(jīng)學(xué)會了,只有自己去實踐去運用,才能更加進步。 作者:周振興(微信公眾號:z5858958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