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我市教育系統(tǒng)努力實現(xiàn)教育現(xiàn)代化,打造學習型、智慧型教育。市十八中學積極響應教育改革大計,率先加大課堂教學改革力度,將信息化教學手段與高效課堂深度融合,取得了豐碩的成績和經(jīng)驗。5月11日,學校舉行了“雙自+”教學開放日活動,向社會各界展現(xiàn)教育信息化取得的成果。 “雙自”模式就是“自我互助管理,自主合作學習”模式。這種模式下,教師利用微課,完成課前導學、課上講解、課后輔導答疑,力求精準視角,精細培養(yǎng)。在“雙自+”教改中,由于信息化教學手段得到充分應用,市十八中學成功入圍教育部2017年度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典型案例示范單位,成為吉林省入圍的兩所學校之一。并參加教育部“第三屆全國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展示交流活動”。 吉林市第十八中學教務處主任周鳳君:微智課堂主要是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平板電腦介入,把零碎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化的處理。這樣學生不會的可以隨時看。 在開放日活動中,共展示了34節(jié)“雙自+”課,教師通過運用平板電腦、多媒體投影、智能提分系統(tǒng)等信息化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進行“自我互助管理、自主合作學習”的小組合作學習,激活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成為課堂的主人。 吉林市第十八中學學生陳春澤:微課進入課堂之后呢,我們有了新的學習方法,我們有了電子設備之后,我們對學習充滿新鮮感。 參加活動的社會各界興致勃勃地走進課堂,從多角度感受和認識吉林十八中的課堂改革情況,直觀的查看學校微智課堂的操作程序,對信息化的應用情況給予高度認同。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教育局信息中心主任鄭立奇:這種微智課堂把傳統(tǒng)教學方式和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有機的結(jié)合在一起,使教師的主導作用發(fā)揮的更好,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彰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