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雀》:是時代的弊病,還是我們辜負了自己? 整個春天都沒有精彩的國產(chǎn)片出現(xiàn),就找到了顧長衛(wèi)的處女作《孔雀》。顧長衛(wèi)不簡單!他被譽為“中國第一攝影人”,多次和張藝謀、陳凱歌合作,在《紅高粱》、《霸王別姬》、《孩子王》以及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多部影片中任攝像。2005年的《孔雀》、2007年的《立春》都是有內涵的影片,但有一種被埋沒在片海里的遺憾。我想從主題、場面調度兩個方面做推介,希望《孔雀》成為你片荒時的驚喜。下文是在劇透的前提下完成的,最好先看一遍電影。 一、主題:時代辜負了人,還是自己辜負了自己為何取名《孔雀》?最后一組固定的長鏡頭中,兩只孔雀在動物園的圍欄中尋食。三兄妹依次經(jīng)過畫框,只為一睹靚麗的孔雀開屏,但三兄妹全部錯過最佳時機。由此,整個過程中三兄妹對孔雀不開屏事件表達了各自的態(tài)度。 1、姐姐認為,關在動物園里的孔雀是假的,它們失去了開屏的能力,或者本就是假物。傘兵夢的破碎擊倒了姐姐對生活的大多數(shù)追求,僅剩下對傘兵夢的后遺癥;為了換回自制的降落傘,她幾乎是不猶豫的在果子面前脫下了褲子,自愿丟掉貞潔的少女還會渴望生活嗎?為了換掉刷瓶子的工作,她嫁給了比自己大許多歲的大叔,坐上新郎自行車后座的鏡頭十分冷靜、一種心如死灰的冷靜,姐姐像一個物件被帶走。冷清的根源不是那個時代不允許敲鑼打鼓,而是父母親的臉上沒有祝福的笑臉,她自己的臉上也沒有。 姐姐傘兵夢的破碎確實有時代的緣故,好像是姐姐生不逢時,是大多數(shù)人持有的觀點。那么是否有一個時代能夠百分百的保證姐姐實現(xiàn)夢想呢?沒有。傘兵夢破碎了,還可以有別的夢。如果一失敗就放棄,就是自己性格的禁錮了。 2、哥哥說要自己養(yǎng)一對孔雀,隨時觀賞。我一直錯誤的以為哥哥是個智障青年,但他不是。結婚后瘸子媳婦問他,是不是從小就這么胖?哥哥說小時候得了腦病,才會變胖的,可見兒時的腦病留給他的是肥胖,而不是智商低下。相反,他對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奮斗和認識。譬如,給弟弟送傘時聽到女廁的歌聲,他不由自主的走近聲源,對美的事物他忘乎所以;姐妹投毒被母親發(fā)覺,母親用鴨子當面試毒,心愛的鴨子一命嗚呼時,鏡頭里的他動容了,沒人知道他是為鴨子難過,還是為自己;看見漂亮女工陶美玲時,他巧言母親去提親,母親告訴陶美玲實情并用金錢請求演一場戲,等待落空時他沒有過激反應;最經(jīng)典的是哥哥把掙來的一箱煙當做錢借給張喜子,這是一個內心美好的人才能夠做出來的事吧!哥哥是很詩意的人,更是一個進取的人。 3、弟弟認定冬天的孔雀是不開屏的,正如最后他找到帶著孩子的張麗娜,想這個女人養(yǎng)他下半輩子,這是一種過了青春就不會再有作為的態(tài)度,他頹廢。但他對人生的失意并非性格的懦弱,更多的是時代的禁錮。因為父親發(fā)現(xiàn)他畫的裸體人像,從此失去讀書機會,在外闖蕩的幾年斷了右手食指。一個荷爾蒙分泌旺盛青年男孩畫一個光禿禿的女孩,必將預兆著這個男孩會在未來入獄嗎?這是一種特定時代才會有的愚昧認識。年少的弟弟沉默的像個影子,影子的生命來自于太陽,但那是一個陰陰郁郁的年代,缺少教化的時代。 生活并非沒有希望,最后的孔雀是開屏了并終究把羽毛正對著鏡頭,關鍵是觀賞者有沒有爭取,有沒有盡全力。不能單純的說某個時代禁錮了某一代人,我想更多的人是被自己的性格禁錮了。不管生在哪個地方,哪個年代,始終在爭取生命和生活的人必將被眷顧。 二、詩意的長鏡頭調度和有謀劃的剪輯許多個長鏡頭調度充滿詩意,細細的品,甚至可以感受到顧長衛(wèi)用攝像機設計這些鏡頭時的美好。小而美的詩最為動人,《孔雀》中就有好多個這種簡約的鏡頭,我最喜歡的是下面這個: 姐姐為了拿回自制的降落傘,應果子之約獨身去往小樹林的情節(jié),就是一種浪漫的長鏡頭調度:攝像機先向右搖,再向左搖/之后緊促的斜向上,緊接著緩慢的斜向下/最后幾乎成固定中近景。這種調度的內涵是張靜初力透紙背的表演,我把這一個長鏡頭分成三段,第一段是果子看姐姐的視角,第二段是姐姐看果子的視角,第三段是我們看他兩互相看。一個鏡頭把兩個人拉到了一起,他們是走向彼此的,而不是某一人單方面的走近,這種設計讓我感覺不是果子單純的欺負姐姐,其中也有姐姐的自甘墮落。后續(xù)的影片中果子和姐姐成了那種互相幫持的朋友,外人看果子是流氓,實際上果子對姐姐從沒缺少過尊重。 另一個看點就是有謀劃的剪輯,一件事的發(fā)生總有預兆,那個時代的人們看似機械,實則想法豐富。姐弟看到老鼠藥,就想到弒兄;玻璃瓶子割破手指,就想到自殘去認干爹;女同學稍微的關心,就會想象到她的裸體;走廊吃飯的場景能夠成為人生的界限。 走廊中吃飯的同一場景被兩次剪入影片,第一回出現(xiàn)時父母親、三兄妹都很健康、年輕;第二回出現(xiàn)的時候父母衰老、三兄妹的夢想破碎生活定格。兩次場景出現(xiàn)時,獨白聲來自同一個思想上老去的弟弟,第二次的場景中顧長衛(wèi)用弟弟的一句獨白“后來他們都說,年輕時候的我沉默的像個影子?!碧鎿Q了父親的兩個字“回來。”這種創(chuàng)意的聲音剪輯就是《孔雀》的品質。從父親的行為細節(jié)到若果年后的現(xiàn)實結果,誰也沒有怪父親,大概也不能全怪父親,要么怪祖宗十八代,要么怪自己沒有爭取。 最遺憾的是這部電影被埋沒了,或許是鏡頭太長、太沉悶,或許是畫面平淡、沒多少特效……但這都不能成為被埋沒的理由,《孔雀》是有品質的。我特意的給滿分,希望能稍微拉高影片的整體評分,讓更多的人看到國產(chǎn)片真正的品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