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yī)里的蕁麻疹多由“風(fēng)邪挾寒、濕、熱為患”。其中濕邪不易速去,多成濕熱內(nèi)蘊(yùn)。內(nèi)有伏邪留戀,外患纏綿之勢。對于蕁麻疹我治療許多例,效果都不錯。
基本方:苦參10克、紫背浮萍8克、薄荷6克(后下)、白蘚皮10克、秦艽10克、桔梗10克、紅花10克、生地12克、丹皮10克、地膚子12克、黃芪10克、白術(shù)10克、荊芥15克、防風(fēng)15克、地龍10克、蟬衣5克、甘草6克。
隨癥加減:若食欲不好(脾胃虛弱),加黨參10克、茯苓10克;若容易發(fā)火(肝氣盛),加茵陳10克、龍膽草8克,若有痰則半夏10克、膽南星15克。
這為一劑藥的內(nèi)服藥量,先用冷水浸泡20分鐘,大火燒開后,小火再煎20分鐘,倒出;再加入冷水,大火燒開后,小火再煎20分鐘,兩次煎液混加在一起,分兩份,早晚各一份溫服。注意不要用鋁鍋與鐵鍋,最好用砂鍋煎。三付藥保你好轉(zhuǎn)大半,各種癥狀消失后再加服三付藥,以鞏固療效。
建議:其間禁涼、辣、煙、酒、蝦、螃蟹等腥物,內(nèi)衣最好穿純棉制品。吃飯勿油膩,因過分油膩易生痰,不利于病情的好轉(zhuǎn)。
此方最好在辯證論治的基礎(chǔ)上做適當(dāng)?shù)募訙p,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經(jīng)期要停藥,因?yàn)閮?nèi)含活血藥,以免引起月經(jīng)量過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