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庸的許多名字,自有歷史淵源。 例如黃藥師源自東方藥師佛,又唐有李靖李藥師,遼有郭藥師。 五行講究西金北水,所以西毒歐陽鋒,金字旁;北水洪七公,洪水的洪。 柯鎮(zhèn)惡這名字,取自南朝大將王鎮(zhèn)惡。 趙半山,半山是王安石的號。 大武小武里有個叫武敦儒的,宋朝是有個詞人叫朱敦儒的。 至于另一個武修文,扣著偃武修文這成語,這名字著實好。 林平之。游坦之。平者坦也。這倆人命運也類似:都被滅門,都想報仇,都遭遇了孽情。 以及,都瞎了。 苗人鳳,和著名的毛人鳳有諧音,細(xì)想來,是金庸開的一個小玩笑。 程靈素。她自稱是《靈樞》的靈,《素問》的素:那是兩本醫(yī)書。而她自己,是金庸小說里最好的醫(yī)生。 她的師兄慕容景岳,《景岳全書》是明代著名的醫(yī)書。 她的師姐薛鵲,扁鵲的鵲。 她的師叔石萬嗔,跟程靈素的師父毒手藥王作對了一輩子。藥王臨終起了法號叫無嗔,跟石萬嗔一比,高下立判。 木婉清,鐘靈毓秀,這名字起的都是好辭藻。 鳩摩智。暗扣了歷史上高僧鳩摩羅什。羅什者,智也。 阮星竹。單純覺得這名字太美了。配上段正淳“星眸竹腰”的描述,更好。而且她住在小鏡湖、方竹林,真是好名字配了好所在。 李秋水,秋水是莊子的典故,逍遙派嘛,當(dāng)然得掛靠《莊子》。 香港有電影給天山童姥起名叫巫行云,除卻巫山不是云,也很好 阿朱、阿紫姐妹,有成語曰,“惡紫奪朱”。結(jié)合情節(jié)看,姐妹倆都跟蕭峰有孽緣,大妙。 岳不群。看似是卓爾不群。但仔細(xì)一想:君子群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群。其實這名字,已經(jīng)說明他是小人了。 令狐沖+任盈盈=《老子》名言: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說個冷笑話。齊秦有歌《夜夜夜夜》,第一句“想問天你在哪里”,我每次都聽成“向問天你在哪里”,便覺得這歌是任我行唱的。 木高峰是一個木,林平之是雙木。一個高峰,一個平之;名字就注定是要犯沖的。 余滄海和木高峰也算一對,所以一起死在林平之手下了。 文泰來,《書劍恩仇錄》前半本書,他都在蹲牢;后來逃出牢籠后威風(fēng)八面,果然是否極泰來。 論性格遭遇,張無忌反而有忌,楊不悔終于不悔。也是對應(yīng)得妙。 楊不悔家那位殷梨亭,歷史上原來叫殷利亨,取元亨利貞;改叫梨亭,忽然名字風(fēng)雅了許多。 逍遙二仙。楊逍確實逍遙自在,范遙卻走得很遠,真是命數(shù)。 韋一笑這名字酷斃了,結(jié)合他那傳奇的出場,青翼出沒一笑揚,真好。 周芷若是極上等的名字:白芷和杜若,都是楚地云夢澤中的香草名字。她最早出場在漢水畔,真是扣得好。 金庸很喜歡白色與青綠色。小龍女與香香公主都是白衣出場。起名字,程靈素,殷素素,素。 青綠,則溫青青、阿青、李青蘿、霍青桐;公孫綠萼、阿碧。 大概是青綠色得山水清雅之氣吧?說到白色與青綠色,似乎就很有中國武俠氣度;不信,看這個: 袁紫衣,按她自己的說法,是緇衣的諧音,僧人穿的袍子。 但白居易有所謂紫羅衫動紅燭移。而且想想看:袁黃衫,袁紅衣,袁白袍,都不如袁紫衣好聽。 大概袁紫衣名字太好聽了,古龍后來《七種武器》開篇《長生劍》,還有個女角叫袁紫霞。 夏雪宜本身是好名字,夏天之雪,恰合金蛇郎君極端的性格。 他那位冤家何紅藥,“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等了一輩子,終于也死在一起了,唉。 夏雪宜的女兒溫青青,“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p> 溫儀心里,是一直沉吟著夏雪宜的。 苗若蘭,本來名字平平無奇。但她母親叫做南蘭。忽然間,就體現(xiàn)了苗人鳳對妻子刻骨銘心的深愛來。 楊不悔,所謂不悔仲子愉我墻。紀(jì)曉芙一輩子的倔強,都在里頭。 楊不悔、溫青青、苗若蘭。分別對應(yīng)著紀(jì)曉芙的不悔,溫儀的沉吟與苗人鳳的追念。所以我覺得,這是最好的三個名字: 典故與辭藻再好,驚艷一下也就過去了;這三個名字,都是要再想一想,才明白背后刻骨銘心之處的。 ——就像李逍遙的女兒李憶如,林月如的如。 譬如郭襄給自己徒弟起名叫風(fēng)陵師太,給自己的劍招起名叫“黑沼靈狐”,都是紀(jì)念十六歲那年在風(fēng)陵渡的夜晚,初次見到楊過。 跟張三豐在身邊帶了近百年的那對鐵羅漢,意思是差不多的。 所動人者,惟情而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