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裝機小白來說,如果沒有DIY裝機經(jīng)驗,那么裝機還是有難度的,甚至不知道哪個硬件安裝到哪里。不過如果有電腦組裝教程的話,我們可以根據(jù)裝機教程一步一步組裝即可。下面裝機之家為大家分享一個電腦組裝教程,本次裝機教程流程分為:裸機點亮 和 將DIY硬件安裝入主機箱 2個部分。
主機箱欣賞 在裝機之前,首先還是要提一下“靜電”問題,如果手上帶靜電的話,容易擊穿主板、內(nèi)存、顯卡等硬件,所以在裝機之前,最好是戴上防靜電手套。沒有手套的話,可以洗個手或者摸下家里的金屬水龍頭去除靜電。 首先來看看DIY硬件的全家福:
部分DIY硬件的全家福 我們來看看主板,認識一下主板上的接口:
在購買CPU的時候還是注意一下,CPU兩翼是否有壓痕,如果有,那么就是屬于二手的,如下圖所示:
由于INTEL主板底座的設計,INTEL的CPU上過機的話,兩翼肯定是有壓痕的。 一、電腦組裝教程之裸機點亮教程 目的:在裸機狀態(tài)點亮機器,來辨別硬件是否異常。無問題后,再裝入機箱。這樣比先裝入機箱,再點亮靠譜很多。對于新手來說,個人建議先裸機點亮。防止硬件有問題,從機箱內(nèi)部拆裝硬件是非常悲催的。 步驟一:安裝CPU 1. 首先將主板放到主板盒子上。
2. 主板出廠時,CPU底座都有塑料保護蓋和金屬卡子卡好的。 現(xiàn)在INTEL主板上都有保護蓋的設計,注意蓋子上的字樣“請先安裝處理器后,再將此蓋去下并妥善保留”。
3. 打開CPU底座的金屬卡子。
4. 將金屬卡子完全打開。
并檢查底座針角,不排除主板出廠有針彎掉,另外千萬別手賤“虐”針,否則會搞掛主板 CPU等硬件。 5. 安裝CPU時,注意CPU缺口和底座凸口對準放入。另外,注意下圖示例的綠色箭頭,CPU是沒有壓痕的,為全新CPU。
6.CPU放入之后,將卡子蓋下,卡好固定扣。
7. 卡子卡好后,塑料保護蓋會自動彈下,再下拉拉桿。
8. CPU安裝完畢。這里說下,金屬卡子在活動的時候,旋轉的地方可能會出現(xiàn)“咯吱咯吱”的聲音是正常的,不要怕怕,寶寶們。
步驟二:安裝CPU風扇 1. 原裝CPU散熱器安裝簡易,小編就不說了,本次用的散熱器是ID-COOLING 的802,如下圖所示。
2. 散熱器底座有標識1150的字樣,將扣釘扣入1150的方向。
3. 將散熱器底座安裝在主板上。
4. 將CPU散熱器自帶的透明螺釘插入固定。
5. 將主板方翻過來檢查一下,4個螺釘是否插好。
6. 散熱器底部有預先涂好硅脂,記得要先拿下散熱器底座上的透明蓋子。(有一些CPU散熱器要自己涂硅脂,不要涂太多)
7. 將CPU散熱器兩邊的扣具跟底座卡好,當然這里算個小難點。先將一邊扣具卡住。
然后一手扶散熱器主體,一手將另外一邊扣具向下壓。
來看看安裝好散熱器的效果。
8. 將散熱器的供電接口插在主板“CPU_FAN”的風扇電源口。因為散熱器的供電為3PIN,漏了一個,如果是4PIN就能全部插上了。
步驟三:安裝內(nèi)存條 1. 注意內(nèi)存的缺口部分,內(nèi)存缺口和主板插槽對齊。
2. 拉開內(nèi)存槽兩邊的卡子,插入內(nèi)存。
3. 內(nèi)存正確安裝好后兩頭的塑料卡子會剛好卡緊內(nèi)存。(可能會有“咔”的一聲);
步驟四:安裝電源 先將電源線清理一下,一般是用扎帶或者皮筋將電源線箍住的。
簡單介紹一下電源的接口,紅色字體的2個供電是要插到主板上的。
另外24PIN主板供電口,有一個孔是空的,是正常現(xiàn)象,不要太糾結了。 在用電源之前,小編建議搞個POWER SUPPLY TESTER 檢測電源是否OK。
+5V和+12的電壓很標準。
1. 接入24PIN主板供電,電源卡口與主板電源凸口對齊,插反是插不進的。
2. 接入4+4PIN主板供電,因為板子是8PIN的,直接插上即可,電源卡口與主板電源凸口對齊,插反是也插不進的。這里說下,有的主板CPU供電是4PIN的,就需要將電源的4+4分開,接一個4PIN供電就行了。
電源與主板有直接關系的就2個地方,其實不難。
步驟五:安裝獨立顯卡 1. 將主板的PCI-E顯卡槽卡子打開。
2. 將顯卡對好主板的PCI-E顯卡槽,注意顯卡金手指的缺口。
3. 將顯卡插入PCI-E顯卡插槽。
4. 影馳GTX970黑將的供電是6+8PIN,是都要接上的。很多新手朋友只接入一個,結果導致不亮。
5. 為了保證不出意外,一定要插緊。
連接各類端口接線和電源線就不秀圖了,如果你的電源上有開關的話,記得打開電源上的開關,硬盤暫時就不接上電源了。 直接用起子對準主板的PW(紅色的2根針腳)戳一下,點亮平臺。
平臺點亮一覽,進到了主板BIOS,說明硬件能亮,可以裝機了。
切記!顯示器的信號線要接到獨立顯卡的輸出上,不要接到主板上了。
影馳GTX970黑將的風扇采用了啟停技術,在顯卡待機或者低溫的時候,右邊的風扇停轉減少噪音。 二、電腦組裝教程之再將DIY硬件裝入主機箱 將主機箱準備,螺絲附件也要先放好準備。 1. 擰開機箱兩個側面板的螺絲,并將側面板都拆開放好,以免刮花。
再來看一下機箱背部;
2.將前面板的線理順并拉到機箱一側。
我們在機箱前置安裝一個12CM的風扇,沒有安裝風扇的用戶跳過此步。
拆前置面板的時候,既需要力量,也需要溫柔,注意兩條線別搞斷了。
3. 將12CM風扇放入槽位,從附件包找到4顆長螺釘,固定之。
注意風扇方向別裝反了。裝好風扇后,將前面板還原。這個風扇對硬盤的散熱有很大幫助。
4. 電源的安裝是存在疑問的。
今天安裝的機箱屬于RTX(倒置流)的設計,電源正反裝都行。當然小編為了走線好看,電源就向內(nèi)了。這個裝法是將電源輔助機箱散熱。如果是風扇朝下的話,就是將電源散熱獨立出來。小編安裝是上置電源位置,建議安裝下置電源位置,也就是電源風扇向下。 上電源的螺絲就太簡單了,就略過。 5. 在上主板之前,先上好主板的I/O擋板。
6. 安裝固定主板的銅螺柱,銅柱的的位置要根據(jù)主板的大小選擇。
注意:如果機箱內(nèi)銅柱本身是安裝好的,一定要注意根據(jù)主板的大小調(diào)整好位置,主板下面千萬不能有多余銅柱,否則安裝主板后開機會造成短路。 7. 上主板的時候,要對準擋板的孔位。以免裝歪了,外置設備裝不上。
對好其實很簡單。
8. 螺絲固定主板。
9. 在機箱后置再上個12CM風扇,能夠有效加強機箱內(nèi)部散熱,尤其是CPU部分的熱量。
注意風扇方向,看小編手指方向。
開始整理機箱跳線。 10. 現(xiàn)在的主板一般都將接口標注,難點是在跳線的正負極判斷。一般黑/白線為負極,彩色線為正極。按照上圖一一對應接入。
11. 連接前置USB2.0
12. 連接前置USB3.0,注意凸起。
13. 連接前置音頻
小編理線成果,機箱內(nèi)部。(只是整理部分線材,小編還需繼續(xù))
14. 接下來安裝固態(tài)硬盤
15. 這主機箱的固態(tài)硬盤扣具有點特別,不用拆下,直接將固態(tài)硬盤插入。
16. 注意給固態(tài)硬盤上螺絲固定
17. 硬盤接線部分,注意硬盤接口,插反是插不進的。需要溫柔點,不要暴力插入,以免斷掉接口,發(fā)生悲催。
電源線和數(shù)據(jù)線是一個道理,就不演示了; 18. 硬盤數(shù)據(jù)線,建議插在SATA0上,如果有固態(tài)硬盤和機械硬盤,那么固態(tài)硬盤一定要插到前面(SATA0),而機械硬盤插到SATA1上。
19. 在安裝顯卡之前,先拆掉顯卡槽位的PCI擋片。 20. 裸點的時候已經(jīng)教安裝顯卡,就不詳細說了,上螺絲。
21. 所有線材都插上,并整理好,小編這背部走線還算不錯。
22. 全部安裝好之后,來看看機箱內(nèi)部硬件一覽。
此外,切記,有獨立顯卡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一個細節(jié),千萬不要接到主板上的顯示接口,一定要接到獨立顯卡上的顯示接口,如下圖所示:
連接顯示器,并插上鍵鼠等設備,開機測試一下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