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作品結構:把握文章思路是準確理解文意的關鍵。而分析文章的結構又必須弄清文章的段落層次、開頭結尾、過渡照應等問題。因此閱讀時,只有把握好文章的結構,理清文段的層次關系,包括段與段之間、句與句之間的層次關系,才能真正理解文章,進而對文章進行較深層次的分析。
|
分析作品結構:把握文章思路是準確理解文意的關鍵。而分析文章的結構又必須弄清文章的段落層次、開頭結尾、過渡照應等問題。因此閱讀時,只有把握好文章的結構,理清文段的層次關系,包括段與段之間、句與句之間的層次關系,才能真正理解文章,進而對文章進行較深層次的分析。 一、行文思路題 散文的一般思路是:緣起→描述(對象)→聯(lián)想→感悟。不同的散文有不同的行文思路。寫景敘事類散文多按照時間、空間、中心事件順序進行,而狀物抒情類散文多以某一事物或某種感情為線索行文,議論性散文多以邏輯認識為序。 1.概括與表述 行文思路往往與作者的立意和構思密切相關。首先要對文章內(nèi)容層次有個大致的切分,然后進行內(nèi)容概括。概括時必須從某一恰當?shù)慕嵌龋ㄈ缡挛?、情感、事件、時空變化等)出發(fā);表述時最好采用“先寫……再寫……最后寫……”(或“開頭寫……中間寫……結尾寫……”)的句式。 2.分析方法 ?。?)分析段內(nèi)的表達方式。有的語段語言表達方式較單一,有的則兼用多種表達方式。針對這種語段,可根據(jù)不同表達方式劃分層次。 ?。?)根據(jù)句意歸納。一個語段由多個句子組成,準確把握句子間的意義關系,根據(jù)句意聯(lián)結的緊密程度,從意義疏松處斷開。 (3)關注體現(xiàn)思路的重要語句。 ?、傥亩蔚闹行木?。根據(jù)文段的中心句來明確文段的意思,文段的中心句在開頭,往往作段首概括,或在文段的結尾,作段末總結。 ?、跇酥拘缘脑~語。利用一些標志性的詞語可以加快對文章的理解。如:既、又、并且、第一、一方面、原因之一、進一步說、總之、因此等。這些標志性詞語對分析句群、把握段意從而明確文章的結構和思路很有幫助。 ?、鄢猩蠁⑾碌木渥印3猩鲜菍ι衔牡目偨Y,啟下的內(nèi)容是對下文的概括。分析承上啟下的句子,有助于把握文章的結構和思路。 ④文章的線索。文章的線索有時間線索、空間線索、事物線索、感情線索等。如莫景春的散文《被春天染紅的小溪》以事物“小溪”為線索,把“我”對家鄉(xiāng)的描摹、贊美串聯(lián)在一起。
二、布局謀篇題 1.表現(xiàn)形式 文章結構層次有三種表現(xiàn)形式,即三種層次關系:第一種是相承,它包括承接關系和遞進關系,通常有以下幾種:①由敘事到議論或到抒情,由寫景到議論或到抒情;②并列關系和對照關系,通常有并列式、對比式等;③總分關系、分總關系和總分總關系。 劃分層次就是進行分類,把相同的內(nèi)容劃分為同一層次,把不同的內(nèi)容分開來。不同文體的文章結構特點是不同的。 2.分析技巧 涉及結構特點的問題,除了可從結構方式上作答外,主要考慮的還有布局謀篇的技巧(鑒賞術語),然后結合文章具體分析。謀篇布局的技巧有:開門見山、首尾呼應、卒章顯志、伏筆照應、層層深入、過渡鋪墊、設置線索;烘托鋪墊,前后照應;設置懸念,制造波瀾;起承轉合,曲折有致,一波三折;材料典型、真實、新穎、有力、主次得當?shù)取?/span> 分析作品結構、把握文章思路,都不是閱讀的最終目的,而是為了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提高閱讀效率。因此,在具體閱讀時,不能僅僅滿足于辨別文章結構的形式和把握思路的走向,還要探究這樣安排的原因或作者的意圖。 無論什么文體的文章,作者總是要根據(jù)文章的主旨和行文目的的需要,將掌握的材料加以選擇與剪裁,并按照一定的思路去安排,這就形成了文章結構層次。命題者也將此作為命題的重點。如湖南省某年的高考閱讀題:簡析《在山陰道上》謀篇布局的技巧。雖然這道題考查的是技巧,但指的是“謀篇布局”的技巧,因此必須考慮作品的思路與結構,即文章材料是如何選擇、安排的,層次是如何推進的。 針對這一類考題,我們要注意如下提示:①逐層分析,便于概括段意;②抽取線索,評析材料組織;③重視手法,鑒賞構思妙處;④依照主題,解析層層推進;⑤明確思路,賞析謀篇布局。 選自:《作文周刊》高二版第30期,供稿:李克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