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漢頭-彌勒腹-金剛腳 1 概述 羅漢頭、彌勒腹、金剛腳為武林罕有真功秘技,是一游方高僧真?zhèn)鳘毷诘拿毓χ械娜N,現(xiàn)將此三種功夫(其余待敘)詳介于下。供大家研習。 2 練法 先天混元一氣式 預備式,兩腳平行分開與肩同寬(不可成外八、內八字形),身體直立,自然放松,雙手放于兩大腿外側。頭正(微上頂)。項豎,目似垂簾,舌抵上腭,含胸拔背。意念集中于腹下丹田,以鼻呼吸。一呼一吸為一息,共12息止,練畢行下式。 要求:松靜自然,意念集中,斷滅雜念,入靜養(yǎng)神。 正式功:由預備式定念平心后,吸氣一口,意念配合下沉丹田,同時放于兩大腿側的雙手抬起合蓋于丹田,勿用力,左手在里,右手在外(女子相反)。配合呼吸,靜心練氣,吸氣意念天地間元精氣,由鼻吸入丹田,小腹鼓起;呼氣意念體內濁氣由背后命門排出,小腹內收。意念要在有意間,不可執(zhí)固守死。 本式功理:以先天胎氣(即人體內所蓄之元氣)溶后天補氣(即天、地間精英正氣)渾同一氣共修先天混元真氣,培練真元。對人體有扶正祛病,健體強身補氣培元之效,體弱多病者尤佳,效果顯著。 要求:抵舌、松體、提肛(即肛門部肌肉微收縮),口內若有口水(即玉津、真液)要咽下,不可吐棄。(每次練30~60分鐘) 上式練百日后,可練下功了(但每天仍要早晚堅持練習,時間以一小時為宜)。 羅漢頭筑基功 姿式同先天混元一氣式的預備式,用鼻吸氣一口入丹田,隨后意守丹田,發(fā)熱發(fā)脹(約1~3分鐘),然后意引丹田之氣沿任脈下沉至會陰穴,縮肛(肛門肌肉收縮),氣經(jīng)長強穴沿督脈上升,過腰椎、胸椎、頸椎,至頭頂百會繼而下行到印堂,分兩股至兩太陽穴止,意守太陽,自然呼吸,覺得太陽發(fā)熱發(fā)脹用雙手掌根輕揉36次(順、逆時針各一次),揉完后,再用掌根擊打(力量由輕至重)36次,百日后用木棍(或木板)如法行之,但必須在揉擦過后才可行之。行畢,將氣運至頭頂百會穴,照太陽穴練法行之。收功,意念頭頂之氣沿原路回于丹田,意守片刻,功畢。 用木棍(或木板)狠命排打頭部感覺不疼,如同無事一樣,筑基功成,行下功。 正式功:練法,意念運氣法,收功法均同前,故略,只是把木棍排打改為砂袋打拍,備堅固布袋3個(兩小一大),袋內裝鐵砂5千克,綠豆1千克,赤豆0.5千克(小袋減半),再加龍骨、沒藥、透骨草、乳香、地骨皮五味藥各30克拌勻即可,袋口扎緊,便可使用。袋長以適擊頭為宜。排打力量由輕至重,排打時意領氣抵抗拍打力。 本功功理:強腦,健神經(jīng),對神經(jīng)衰弱,腦動脈硬化有療效,增強頭部抵抗力。本功練成約需3~5年,功成后頭可斷碑碎石,油錘貫頂,鐵棍擊太陽,頭如銅鐵。 彌勒腹、筑基功 姿勢同前,全身放松,呼吸自然,眼微閉,舌抵上膊。用左手心緊貼神闕穴(袒露腹部),右手掌蓋于其上,意念集中于掌下穴位,守1~5分鐘,隨后雙手按順、逆時針方向自左至右,從上到下,由輕至重揉摩腹部,速度勿疾勿緩。揉摩時配以呼吸,手掌向下向左揉摩時呼氣向右向上揉摩時吸氣,范圍以上不過左右兩側肋弓線,下不過恥骨及左、右髂骨為度。每日兩次,每次半小時,百日后行下法。取綠豆1千克,用堅固柔軟的布料包成球形,用帶扎緊,槌打揉摩部位.力量由輕至重,以腹部不感疼痛為止。每日早晚兩次露腹行之,每次半小時,百日筑基功成。腹部巳漸堅硬,腹肌硬如竹片。 彌勒拍肚 姿勢同前。先由鼻呼出體濁氣,隨后吸清氣,同時鼓腹(使腹部肌肉收緊),兩大腿外側手緊握拳,雙足跟稍提起,然后身體速降蹲成高子樁,雙拳變掌,用掌刀向下砍擊腹部,同時開口發(fā)“開”聲,縮肛,意念丹田氣由神闕穴迸出,抵抗擊打,腹稍前挺,如此擊打整個腹部,力量由輕至重,一月后變掌為拳輪拍打,至用拳輪猛擊腹部任何地方無痛感后可練以下三功。每天早晚各練半小時。 彌勒揮棍 姿勢、練法、次數(shù)均同前,只改拳輪拍打為用棍排打。棍長以合適為度。至棍排腹部無痛,改棍為鐵砂袋(制法同前功),最后易為鐵棍排打,至用鐵棍猛擊整個腹部,無絲亳痛感時功成。 輔助二功: ①在地上埋一木樁,用腹部支撐木樁,全身懸空(樁粗、細、高、矮,時間長短以自身功力而定)。 ②仰臥于地,腹部放條石一塊,呼吸自然(石重、時間長短均適自身功力而定)。練功后,要靜立片刻,再行走。本功功理:壯陽補腎,治腸胃疾病,并培練丹田內氣,增進內功。功成(約3~5年)后,腹部可任人拳打、腳踢、棍擊,而人卻安然無恙。輔助功成,可腹臥鋼叉,腹壓千斤,汽車過人等腹部硬氣功表演。 金剛腳、金剛墜地:姿勢同前功。開始練功.先吸氣入丹田,意領丹田氣下沉雙腳腳心涌泉,并意守住,上身放松,兩腳微曲.雙腳扒地,身體微后仰,配合呼氣;吸氣時,雙腿伸直,雙腳鋪開,意念雙腳入地1米。如此練習36次,收功(收功法同前)。百日后行下功。 金剛轉盤:清晨于空氣清新處面南站立,全身放松,雙腳開立尺許,雙手握拳抱于腰間,目平視,隨吸氣一口入丹田,兩腳跟上懸,使身體盡量上懸,以腳尖為軸身體左轉180度。上身不動,速落身屈雙腿成盤坐下,后隨勢雙拳變掌向兩側推擊.同時以鼻呼氣意念丹田之氣下沉于雙腳,由腳心涌泉穴瀉出,隨后雙腳用力站起,腳跟懸起,頭上頂,極力向上,握拳于腹間,并吸氣丹田,以腳尖為軸身體右轉180度,身體下落屈雙腿成坐盤,坐地后雙拳變掌向兩側推擊,并呼氣,意念氣自丹田下沉于雙腳,由腳心瀉出。隨后起身左轉,如此左右練習,初練36次,以后漸增,至81次止。每日早晨一次。身體起時如欲鉆天,落似入地。練200日后,行下功。 金剛練腳:埋一木樁<> 功理:舒經(jīng)絡。清內火,治高血壓、關節(jié)炎。功成(約3~5年)后,雙足發(fā)力可斷樁碎碑,雙腳立地生根。 |
|
|
來自: 利弗莫爾4ui8js > 《武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