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宦官專權,是中國古代封建制度的衍生品。它的出現(xiàn),往往對所處的朝代沒有利,只有弊,它的出現(xiàn),也意味著這個朝代命不久矣的命運。中國歷史上有三個宦官專權突出的朝代,分別是東漢,唐朝,明朝。這三個朝代的宦官專權,使得各自的朝廷提早步入了滅亡的道路。面對宦官專權,自然有朝廷官員想要改變這種局面,唐朝的甘露之變就是一場反對宦官的政變,可它為什么失敗了? 第一,策劃者爭功,改變行動計劃。原先計劃是鄭注在任職鳳翔時,挑選幾百名壯士,每人攜帶一根白色棍棒,懷揣一把利斧,作為親兵。在埋葬王守澄時,由鄭注奏請?zhí)莆淖谂鷾事时o衛(wèi)葬禮,于是便可帶親兵隨從前往。并要求文宗派神策軍護軍中尉以下所有宦官都到河旁為王守澄送葬。到時,鄭注下令關閉墓門,命親兵用利斧砍殺宦官,全部誅除??墒抢钣栍X得這樣誅除宦官的功勞就全部歸于鄭注,于是決定先鄭注一步發(fā)動計劃。而他們準備不足,導致計劃泄露。 第二,將領準備不足。在宦官仇士良去觀察甘露時,李訓急忙召見郭行余,王璠兩人,可王璠竟“股栗不敢前,獨行余拜殿下”,連他的士兵都是“獨東兵入,寧兵竟不至”。在仇士良察看甘露時,韓約緊張得渾身流汗,臉色十分難看。仇士良都問他為什么這樣,后來起風了,聽到了很多執(zhí)兵器的士兵,于是生疑跑出門,并向唐文宗報告兵變。這些將領就跟荊軻刺秦王的秦武陽一樣,平時顯得一副俠義樣子,但關鍵時刻掉鏈子。 第三,唐文宗的懦弱無能,地位低下。當仇士良要求唐文宗回宮時,唐文宗竟不阻攔,并訓斥李訓,自己甘愿受到宦官的要挾。要是唐文宗不讓仇士良帶他回宮,可能金吾衛(wèi)有機會斬殺宦官集團。后面宦官進行報復時,唐文宗也是默不作聲,不敢議論。 第四,宦官集團實力過強。神策軍從唐穆宗時期開始,逐漸由宦官控制,而神策軍是負責保衛(wèi)京師和宿衛(wèi)宮廷以及行征伐事,為唐廷直接控制的主要武裝力量,是唐朝維持統(tǒng)治的最重要的軍事支柱。這么重要的兵權都掌握在宦官手里,朝廷官員怎么斗的贏,沒有兵權干什么都是空談。 甘露之變初衷是好的,可最終失敗了,這給唐朝朝綱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大多數(shù)的朝廷官員都被卷入了宦官的清洗計劃之中,自此“天下事皆決于北司,宰相行文書而已”?;鹿佟捌让{天子,下視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 參考資料:《資治通鑒》,《新唐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