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鬃釉唬骸耙笥腥恃??!?/span>
殷紂王暴虐無道,不聽任何人諫諍,微子離去,箕子佯狂為奴,比干諫之尤力,結(jié)果被紂剖心而死。微子等三人的行跡不同,孔子認(rèn)為,他們都是殷家憂國(guó)憂民的仁者,所以說:「殷有三仁焉?!谷收呷绱嗽庥觯阋娂q王暴惡已極,終致殷朝滅亡。
馬融注:“微、箕,二國(guó)名。子,爵也。微子,紂王庶兄?;?、比干,紂王諸父也?!敝T父是伯叔的通稱。
微子名啟,是紂王的同母兄。尚書微子之命篇孔疏引呂氏春秋仲冬紀(jì)說,紂母先為帝乙之妾,生長(zhǎng)子啟,以及次子仲衍,后為帝乙之妻,始生紂,所以啟與仲衍都稱庶兄。當(dāng)初帝乙欲立啟為太子,太史據(jù)法而爭(zhēng)之曰:“有妻之子,不可立妾之子?!庇谑橇⒓q。
邢昺疏說,遍檢書傳,不見箕子之名,惟司馬彪注莊子大宗師「箕子胥余」云,箕子名胥余,不知出于何書。
史記殷本紀(jì),宋微子世家都記載,比干直言諫紂,紂怒曰:“吾聞圣人心有七竅,信有之乎。”乃殺王子比干,刳視其心。 三人之行不同,而同出于至誠(chéng)惻怛之意,而有以全其心之德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