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安利一個婦科高效方——理沖湯。 方出《醫(yī)學衷中參西錄》。 原書主治有很多條,我用下來,有三個方向的效果是特別突出的。 1、癥瘕積聚,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之類。 2、虛性胃腹痞脹滿悶——還能開胃進食。 3、閉經(jīng),尤其是血枯血瘀者。 推薦理由: 完全符合我的高效方選擇標準(高效、安全、常見、好記)。 當然,最關鍵的是,效果可靠! 本方組成,9味藥,換算成現(xiàn)在的劑量如下:
下面根據(jù)推薦一個學方劑的好方法一文中提到的學習方法,對本方進行分析。 1、原方組方思路
可以看出本方的組方思路是從虛、瘀來論治的(產(chǎn)后+瘀血)。 2、一句話使用要點
3、亮點 最大的特色用藥精當。 其獨到之處,其一在于三棱莪術。 張氏認為其善消癥瘕,而性平和,耗散氣血之弊較香附還要小。 原方論為:
其二為雞內(nèi)金。
另外,本方方后有一段話,詳細敘述了攻補兼施之理和一氣周流之理。
4、替換法 ①本方有無更好的方劑可以替代的? 這個還真沒有(或許是因為我還沒讀到)。 ②本方的同類方鑒別? 氣虛血瘀代表方,補陽還五湯。王清任的方子,以黃芪四兩獨挑大梁以補氣,桃仁紅花赤芍當歸川芎地龍伍用以活血祛瘀通絡,用之治療中風后遺癥。 專攻癥瘕積聚的桂枝茯苓丸,方出《金匱要略》,立足于“寒包瘀水”,溫通活血利水為治。 專治虛性腹脹的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方出《傷寒論》,參草補中益氣,厚樸生姜半夏宣通降氣消脹,攻補兼施。 ③方中有無可以替換而更優(yōu)的藥物? 還真沒有。 黃芪知母是張錫純的經(jīng)典搭配。稱:“黃芪溫升補氣,乃將雨時上升之陽氣也;知母寒潤滋陰,乃將雨時四合之陰氣也。” 兩藥合用,大具陽升陰應,云行雨施之妙,類似于人工降雨,倒騰元氣,詳見其“升陷湯”和“加味桂枝代粥湯”。 白術山藥雞內(nèi)金也是其經(jīng)典搭配,健脾消積,詳見“資生湯”。 三棱莪術雞內(nèi)金亮點中已述。 天花粉性涼而能生津止渴,擅于通行經(jīng)絡。《本經(jīng)》載能“補虛安中,續(xù)絕傷”,張錫純常用其治療虛性燥熱。 也就黨參似乎沒有什么特點,但是都不能動,也無更好的選擇。 如果非要說有的話,那也是張錫純方后加減法中已經(jīng)注明的,瘀血重者,加水蛭,也不必去三棱莪術雞內(nèi)金。 或者,脹悶明顯者,加大補氣藥物劑量,重加厚樸生姜半夏以成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之意。 或者,在治療癥瘕積聚時,遵仲景意,加入桂枝以溫通經(jīng)脈,助陽化氣。還可以加獨活,一方面辛溫散寒,又能止痛化積。《本經(jīng)》言其'主風寒所擊,金瘡止痛,奔豚,癇痓,女子疝瘕。' 5、擴展法 凡氣虛而致郁滯不通者皆可使用。 最善于治療婦人癥瘕(子宮肌瘤和卵巢囊腫之類)。 其次可用于虛性腹脹。 若用于女子閉經(jīng),需增大補益藥的劑量,并加入補血藥物。 治療痛經(jīng)發(fā)作,亦可,但增加溫通藥如桂枝獨活或許效果會更好。 拿來治療長久不消的虛性痤瘡亦有良效,我的習慣是增大參芪術藥的劑量,再加防風以成加味桂枝代粥湯之意,宣發(fā)元氣以向外向上,尤其適用于伴有消化不良和子宮肌瘤的女病人。 注:引用部分皆出自張錫純之《醫(yī)學衷中參西錄》 全文完。 大家可以點贊了。 |
|
|
來自: 樂樂書屋 > 《經(jīng)方屢用屢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