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 寶寶剛出生的幾天里,寶媽媽乳汁少,全家人擔心寶寶不夠吃,喝各種催乳湯,最后導致很多媽媽乳房淤積, 繼而發(fā)燒引起乳腺炎的比比皆是,經歷過的寶媽都會有同感,那種撕心裂肺的疼比生孩子還要痛苦,讓人不能忍受, 那么該如何解決大家都擔心的問題呢,請仔細看好下面嘍! 奶水如何多又好? 對于新手媽媽和全家人來說,迎接寶貝到來喜悅的同時,寶寶的喂養(yǎng)卻成了全家的大問題了。 由于喂養(yǎng)方法不當,造成寶寶產生乳頭錯覺,不含乳頭不吸吮的現(xiàn)象,使得奶水下不來,乳房漲痛等問題的發(fā)生。大家一起來簡單了解一下咱們乳房的泌乳反射流程; 嬰兒的吸吮,刺激乳頭內的感覺神經末梢,直達下丘腦,使垂體分泌催乳素及縮宮素,這樣形成一個閉環(huán),所以建議要與嬰兒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 1,在正常情況下,除特殊因素,生完寶寶后在30分鐘內讓寶寶和媽媽接觸,并吸吮,有助于喂養(yǎng)的成功。 2,正常生理反應,在第三天會經歷生理腫脹期。 推薦親們做產后24小時開奶和第三天生理腫脹期疏通,使乳腺管通暢,并且給予您科學的母乳喂養(yǎng)指導,幫助你順利渡過腫脹期,也有利寶寶盡快吃到母乳呦! 還有很多寶媽有過這樣的經歷,因為生悶氣、對于寶寶的哭聲緊張焦慮、受外界事情煩擾等導致乳汁減少,這是為什么呢。 其實乳房的生長發(fā)育及乳腺問題均和臟腑有密切關系,其中腎經、胃經、肝經及與沖任二脈等均經過乳房。 根據臟腑學說 脾主運化,易為氣血生化之源。大家都知道乳汁是血液轉化而來,其根本在于脾,脾的運化功能健旺,則氣血充盈,氣能攝血。 肝主疏泄,有調解精神情志、促進消化吸收、維持氣血運行等作用。 胃主受納、腐熟水谷受納。它的作用為脾的運化功能提供了物質基礎。 因此,常把脾胃同稱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所以,寶媽的情緒會直接影響到乳汁多少,寶媽的飲食也會影響乳汁的好壞呦! 根據以上講解,寶媽們應該也意識到,產后心情、泌乳反射、和飲食都會影響乳汁分泌。最重要的在于調理脾胃,使氣血充足通暢。那么問題來了,怎么調理呢? 中醫(yī)理論認為,人體乳汁的多寡主要與產婦脾胃、血氣強健與否有密切關系。 《胎產心法》曾云,「產婦沖任(經脈)血旺、脾胃氣旺則乳足」,因此,產后媽咪想要增加泌乳量,在日常調理上應以開胃健脾、補氣養(yǎng)血為優(yōu)先。 哺乳媽咪這樣吃!食補藥膳助催乳! 有鑒于此,中醫(yī)師特別設計2道利用豬腳、鯽魚、花生仁、黃豆等容易準備食材、烹調方式簡單,且兼顧美味可口的「催奶藥膳」,提供給有泌乳量不足困擾的產后婦女參考: ★黃豆豬腳 材料:豬腳2個、花生仁半斤、黃豆半斤。 作法:豬腳去毛剃凈,清洗后與花生、黃豆同放至燉鍋煮,以小火燉煮熟后調味。 效果:補氣養(yǎng)血、通乳,適合產后氣血虛弱之缺乳婦女。 ★鮮鯽魚湯 材料:鯽魚1條(約1斤半)。 作法:將魚殺好、洗凈,放入鍋子里,加水適量,不加任何調味料,慢燉1小時,到有乳白色之魚湯出現(xiàn),就可以食用。 效果:通脈下乳、補益脾胃,適合氣血虛弱導致乳汁不足的婦女。 催奶有一套!揉按6穴位促乳汁分泌! 除了藥膳食療的方式外,中醫(yī)師指出,適度揉按有助促進胸部乳腺、全身氣血循環(huán)的穴位,也有提升泌乳量的效果。建議孕媽咪在感到乳汁分泌量偏少時,不妨可適度按壓下列6大穴位來加以調理。 ★膻中 位置:胸部正中線平第四肋間隙處,約當兩乳頭之間。 功能:具有寬胸理氣、通絡催乳的作用,經乳部,可調暢乳部氣血。 按摩方法:每穴按壓5秒再放開,重復30下,一天2次。 ★乳根 位置:胸部,乳頭正下一肋的第五、第六肋骨間隙。 功能:疏通經氣助催乳。 按摩方法:每穴按壓5秒再放開,重復30下,一天2次。 ★少澤 位置:小指末節(jié)尺側(小指外側),距指甲角1分處。 功能:少澤為通乳汁效穴。 按摩方法:每穴按壓5秒再放開,重復30下,一天2次。 ★足三里 位置:膝下三寸(四指合並的寬度)。 功能:具有理脾胃、調氣血、補虛弱之功效。 按摩方法:每穴按壓5秒再放開,重復30下,一天2次。 ★期門 位置:胸部,乳頭正下方第六、第七肋骨間隙。 功能:有疏肝理氣、寬胸開郁的作用,並可調暢情志。 按摩方法:每穴按壓5秒再放開,重復30下,一天2次。 ★太沖 位置:第1、2跖骨間隙的后方凹陷處。 功能:具有疏肝理氣、寬胸開郁的作用之,並可調暢情志。 按摩方法:每穴按壓5秒再放開,重復30下,一天2次。 最后,中醫(yī)師提醒,想要避免乳汁減少,除了適度揉按穴位調理,以及補充有助發(fā)乳的藥膳湯品外,日常飲食、生活習慣的調整也同樣重要,特別是可能導致回乳、減少乳汁分泌的錯誤動作,更是要避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