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所有可愛的元素都集中在它身上了,不知道你們怎么樣,反正我是經(jīng)不住這種誘惑 | 張瑜 一席第578位講...

 圓角望 2018-04-24


張瑜,博物插畫師、自然觀察者。


哎喲,我說這跟兒時的童話太相符了。當即決定,無論什么困難,今后幾年給刺猬了。




我的城市叢林故事

張瑜


大家好,我叫張瑜,我是一名自然科學插圖師。

 

這就是我畫的一些畫。我們畫的這些畫跟普通畫有點不太一樣,甚至有點怪異。這種圖有很強的表意性,它需要表達很多自然科學的信息。


比如左邊這張表現(xiàn)的是水仙整體的植株形態(tài),根、莖、葉、花都包括。右邊是用剖面的方式講杓蘭跟傳粉昆蟲之間的一個關(guān)系。

 


這張圖講的是螃蟹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它的內(nèi)臟和各部分器官都有。


 

這做的世界鯨的分類。



這張講的是我國北方一個溫帶草原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我們會把這些環(huán)境里面比較有典型代表性的物種濃縮到一張畫面里。



做自然科學繪畫需要經(jīng)常做自然觀察,還得思考,甚至有時候我會做一些科學性的求證。我個人的性格比較內(nèi)向,比較羞澀,但是我從小愛觀察,特別愛觀察動物,觀察動物基本上是我生活中的最大的樂趣。

 

我本科的時候?qū)W的動物學,研究生讀的是鳥類學。這就是我在做畢業(yè)論文時的一個狀態(tài)。當時去海南霸王嶺自然保護區(qū),待了七個多月。我的研究對象是這么大的一個鳥,其實是一種雞類,叫海南山鷓鴣。



那里方圓十幾公里沒有什么人,就幾個護林員,一天一天地重復這樣的工作??赡芎芏嗳擞X得太無聊了、度日如年呀,我卻感覺很享受,真是逍遙自在,就像孫悟空在花果山那種感覺。

 

我還養(yǎng)了40多只螳螂,用塑料瓶一罐子一罐子都擺在我那個床上。白天上山遙測,回來以后砍柴、燒水、做飯,吃完飯開始觀察這些螳螂。

 

回到北京以后,我就開始有一個毛病,什么呢?就是不適應城市生活了。有一次我同學請我吃飯,走的過街天橋,走過去以后看下面這車來回過,我就這樣躲——我的腦子還跟動物在一塊兒。

 

但是畢業(yè)以后畢竟在北京生活,沒有這么多時間出野外看這些動物,所以我把更多的精力騰挪到城市動物觀察。

 

可能有的朋友覺得我們生活在大城市里沒什么東西,其實不然。我住在北京四環(huán)邊上,咱們小區(qū)里每年就能見著80多種鳥,還有幾種小型獸類。深圳也一樣。我有幾個深圳的做自然觀察的朋友,他們到北京以后都說哎喲,這北京怎么什么都沒有呀——可想而知深圳能有多少東西。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有時候在北方,我家里空調(diào)孔或者是排風管道有小麻雀什么的住進去,那都沒勁了。看這個,啄木鳥把墻都給鑿了,夠厲害吧。


▲ 尹立堅 / 攝


這是現(xiàn)代化建筑外面的一個保溫層,類似泡沫的那種結(jié)構(gòu)。啄木鳥腦子很好,把那兒鉆了個洞,而且這個洞上下還都是通的。

 

這是我家門口的一個公園,能想到嗎?有野兔,而且還兩只,旁邊還有喜鵲。這兩只野兔不知道干嗎,喜鵲過來湊熱鬧。


 

同樣是在公園里面,其實我們小區(qū)也有,黃鼬。黃鼬是一個很城市化的物種,也是一個食肉獸。


 

但下面問題就出現(xiàn)了,物種這么多,我觀察什么?

 

其實我有一個比較主觀化的想法:我喜歡長期的觀察,我想觀察它們的生活史,生活的每個細節(jié)、方方面面的。所以我就必須選擇方便觀察的。再有一個,我這人愿意干的事干,不愿意干的事我一點兒不想碰,所以我觀察的對象一定得選自己喜歡的。

 

首先在北京選了什么?鴨子。為什么選它?這個有說頭。我們倆呀,是原配。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12歲那一年,當時我上美術(shù)班,中午放學回家,聽見農(nóng)貿(mào)市場里有種聲音,一找,哎喲,兩大筐鴨子。當時就被它們那種毛茸茸的形態(tài)一下給打懵了。


▲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動物行為學里有一個很著名的行為,叫印痕行為,也叫印隨、印記行為,我當時那個情感,我感覺我這人生當中的興趣就跟這印隨行為差不多,就把這鴨子給我印上了,一輩子可能忘不了。

 

所以我小時候就過這種一邊養(yǎng)鴨子一邊學習的生活。別人上課聽講,我一節(jié)課下來有一張百鴨圖,畫各種鴨子,癡迷到這種程度。

 

但是現(xiàn)在呢,城市里不讓養(yǎng)鴨子對吧,那總得找點跟鴨子有關(guān)的。很幸運的是,北京有兩種鴨子正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是綠頭鴨,一個是鴛鴦。

 

我喜歡的東西有一個特點,我喜歡這種格路的,兩頭的、兩個極端的:大俗的、大雅的,中間的我覺得沒勁。這綠頭鴨在觀鳥里面被我們稱為什么,大俗鳥——全國分布太廣了,在北京也是,一年四季都有。


 

可能有人問,說綠頭鴨這么俗,能看出什么來?其實不一樣,它們的生活非常豐富,它有七情六欲。

 

舉個例子,在冬天,可能我們?nèi)ス珗@的時候,湖面上有一些水泵抽水,完了它不凍,很多綠頭鴨會聚集在那兒。很多朋友,觀鳥的也好、游客也好,過去去看,哎,綠頭鴨在睡覺,然后也就走過去了。

 

其實我們多花一點時間就會發(fā)現(xiàn)什么呢?在冬天,綠頭鴨開始求偶。這是什么知道嗎,這是愛情劇,我就愛看別人搞對象。好幾只公鴨有時候圍著一只母鴨在那兒炫耀,極盡所能??纯催@個,它都變形了,跟想的鴨子不太一樣了吧。尾巴翹老高,嘴還撩水。這就是挑逗。


 

再看這個。左邊這張圖我管它叫擠元寶,游著游著突然間兩頭一擠,而且腦袋還朝向那個母的。那意思——嘿,看咱這身體。


 

右邊這一張游著游著突然間一弓背,嘴也會一撩水。不光表演,這家伙都開始吹口哨了:平常鴨子“嘎嘎嘎”這么叫,這會兒都吹口哨。我現(xiàn)在嘴太干,就不給你們學了。

 

愛情戲是一方面,另外我還愛看什么?我愛看打戲,我就愛看熱鬧,嗬,激烈、過癮。但是有一樣,我這人膽小,你真誰把誰打得怎么樣,“噗”捅一刀、“嘩”流血,我心里難受,我不敢看那個。

 

我就喜歡看場面大但是沒什么實質(zhì)性傷害的,鴨子正好符合這個。

 

有時候兩個情敵之間在水面上圍著轉(zhuǎn),然后互相罵罵咧咧的,“嘎嘎嘎嘎”這么罵,罵不夠,打、抽,看著水花霹靂咕嚕的,特別熱鬧,有時候半分鐘一分鐘都是它。但實際上鴨子身上沒有大規(guī)模的殺傷性武器,造不成什么傷害,基本上不見血,而且兩個打著打著也就散了。


 

北京還有一種小型的鴨子:鴛鴦。非常多,一年四季都有。它是另一頭,大雅的代表。我們可以看公鴛鴦,身上這些毛多漂亮。



可是平時我們看鴛鴦經(jīng)常是這樣的,看著跟受氣包似的。我經(jīng)常跟人說,你平時看的鴛鴦,好多時候都覺得白瞎了這一身華麗的衣服。


 

不過一旦求偶的時候,公的來勁頭了——你看這一個個的,挺起來了,后背那帆羽炸開,頭打開,都圍著母的轉(zhuǎn)。



你再看看這母的。


  

你看,公鴛鴦還有招呢,不光形態(tài)表演,還有形體操??催@個,各種裝嫩,“嘎嘎嘎嘎”這樣叫。



還有更離奇的,看這個,它就為做出各種動作吸引母的注意。



這還不夠呢,有時候還沒事理理羽,頻繁地做這種理羽,其實它沒整理,它就是做做樣子,勾這母的。


 

再看這個。左邊這個,沒事甩甩頭,秀一秀美麗的彩發(fā)。右邊這個更離奇,有時這母的看不上這公的,公的覺得是不是我剛才光露上半身你看著不過癮?那我給你露露下半身。因為平時都在水里面嘛,哎,這就挺起來了。


 

這都是它們的各種表演。所以冬天在水面上觀察這些水鳥,雖然它們長時間都在休息,不過你只要等上大半天,總能看到那種非常熱鬧的婚舞,很有意思。

 

在北京白天觀察獸類里面,松鼠是我的一個觀察重點。北京主要有三種松鼠,這是巖松鼠,在公園里、近山區(qū)都有分布,它喜歡在巖石比較多的地方。




這是花鼠,個體比較小,打地洞。




這兩種松鼠按說都是北京土著,只不過最近流浪貓?zhí)嗔?,這倆經(jīng)常沒事地下溜達,然后就被貓“咔咔”禍禍了,數(shù)量越來越少。

 

與此同時,另一種松鼠倒多起來了,就是這個。其實它不是北京土著,它主要分布在東北、西伯利亞和歐洲,它叫歐亞紅松鼠。


 

這種松鼠十幾年前是放生來的,它非常喜歡針葉林,喜歡吃松子、榛子、核桃。正巧,原來植樹造林,種了好多針葉樹。這松鼠一到山上,哎喲,如魚得水,一看這么多好吃的,“呼呼呼”就繁殖,現(xiàn)在多了,我就把它作為一個主要的觀察對象。

 

歐亞紅松鼠最符合我們大眾心里典型的松鼠形象。首先是大尾巴,還有什么?胖胖的臉、圓圓的腦袋,而且大眼睛。您仔細看這杏核眼,有眼圈。


 

平時抱著這東西吃,“咔咔咔咔”,跟小孩似的,特別乖巧,走道上一蹦一蹦的,不像那老鼠出溜出溜的。所有可愛的元素都集中在它身上了,不知道你們怎么樣,反正我是經(jīng)不住這種誘惑,所以就一直弄到現(xiàn)在弄了很多年。


 

這個松鼠有個特點,它是樹棲的。它存東西主要在地上存,但是活動起來喜歡上樹,一遇到危險“嗖”上去了。樹與樹之間只要間隔不是太大,它就能這么過去。



這是十幾米高的樹,它噌地就跳過去了。


 

但是有時候給我造成一個麻煩:它從這山坡到那山坡,走樹上,噌噌噌噌過去了,我得吭哧吭哧下山再上山,有時候跟它有點累。

 

不過當我采用定點觀察的時候很享受。為什么呢?往那兒一坐,你愛來不來。但是它肯定會去,因為那是它的活動區(qū),有時候好幾只,互相還追。

 

如果采用一個比較高的視角會更精彩,看著它在樹冠上走著走著,“噌”跳一個,后面又跟著一個,就跟那武俠片一樣,都帶輕功呢。

 

這張其實想說什么呢,它雖然輕功厲害,但是確實有時候也有失誤發(fā)生。這張當然沒失誤,不過看這樣子好像嚇得也夠嗆。它的落腳點沒太選好,你們看它扒著什么?松塔。這次幸運,有時候不幸運的時候看見一大堆松塔跳上去了,那是干松塔,bia 松塔掉了它也跟著掉下來了。


 

它的窩通常都在很高的樹上,而且還在很密的地方,不太容易觀察,跟喜鵲窩有點像。不過它小,而且緊密。


 

這種松鼠有個特點:愛變。夏天一身,冬天一身,都不一樣,在同一個季節(jié)里面不同個體差異也很大。有時候一窩生出來,從紅到黑到棕各種色型都有。其實在歐洲它很多都是紅個體,到東亞是黑的,我國是紅的比較少。


大家看上面這一排是夏天,下面這一排是冬天。


 

其實我一開始看松鼠也跟大眾去游玩差不太多,走一走,看一看,這有松鼠、那有松鼠、今天干嗎了,定期地每隔一周會看一次,把它們作為一個整體來看。

 

后來我慢慢地就想做一下個體的追蹤。這一只一下子打動了我,我給它取名叫吉拉。當時跟了它很長一段時間,關(guān)鍵是什么,它不怎么怕我,這樣觀察方便,它能展現(xiàn)它自然的狀態(tài)。而且這樣的話我也自然、我也松馳。

 

它耳朵很大,冬天這耳毛跟倆蒲扇一樣,面容也不錯。


 

跟蹤它一段時間以后我就嘗到甜頭了,覺得這個體的家庭生活、鄰里生活這都很有意思,于是我就把整個觀察區(qū)能識別出來的松鼠都給起了名字。比如紅一、紅二,然后大耳公、大耳母,還有大尾、小耳公,就這種簡單粗暴的名字。

 

這個個體,我給它起名叫吉亞,它跟我發(fā)生了一段非常糾結(jié)的故事。為什么起名叫吉亞?我覺得它跟吉拉很像,首先毛色很像,而且長得很漂亮,但是耳朵沒那么大。這是2015年2月23號看到的它。


 

當時它并不在我經(jīng)常觀察的那個區(qū)域,而是下午我路過的時候偶遇。當時我就覺得這個松鼠有點意思,好像是個孕婦。仔細一看,真是。我們看它這肚子都已經(jīng)這么大了,憑我的經(jīng)驗判斷,一周差不多就能生了,而且這個胎數(shù)估計還不少。

 

2月26號我再去看它,一切正常,猛吃猛喝。左邊這是它在吃冰。我跟著它回家,它這家也很好,在一個比較低的油松的枝條上做了一個很好的繁殖巢。每次回家它還收集點新鮮的巢材,填充內(nèi)容物。


 

右邊是在干嗎呢?我看著它扯了一條秋褲,咱也不知道這秋褲怎么跑樹上去了,但是北京風很大,這也可以理解,它把那秋褲撕爛帶回去。

 

下面就是2月28號早晨,下雪了。我其實滿懷欣喜地想看看孕婦在雪里怎么樣,給孕婦拍個雪景。結(jié)果你們看,當時看到左邊這張圖,哎喲,我腦袋嗡一下子,這下全完了。


 

滿地都是被鋸下來的枝條。這是北京園林的一個常規(guī)修剪,咱們不能說它錯不錯,常規(guī)修剪每年都會進行,正巧修剪到吉亞做窩的這片區(qū)域,它的窩就埋在下面了。

 

我往上看看,你們看到這邊了吧?這是它那窩掉下來以后掛的一點巢材。


 

當天沒看到吉亞,我的心非常涼。其實松鼠都有備用巢,但是下了雪,而且它這大肚子太大了,活動很不靈便。到臨產(chǎn)了,它能不能正常地生產(chǎn)、找一個備用巢?我很沒信心。

 

我就把這個巢拿起來,放在了它經(jīng)常活動的地方。為的是什么?如果它要趕緊把一個備用巢修剪成繁殖巢的話,這些來之不易的、已經(jīng)都撕碎弄好了的巢材可以很方便地叼走。


 

接下來我繼續(xù)每隔幾天做一次全天候的觀察和尋找。但是3月3號一天沒見著它,3月7號還是一天沒見著。我不是吹,其實我的觀察力、尋找力是很強,但是都沒找著。3月10號,還是沒有。

 

這時候我心就有點涼了。我覺得它可能能順利存活,甚至于能順利生產(chǎn),但是可能不在這塊區(qū)域了,可能跑別處去了。


3月13號,本來我不抱什么希望,突然間路邊一個身影,我感覺像它。再一看,果然是它。看肚子,肚子已經(jīng)軟了癟進去了。


 

后來我想盡辦法通過各種角度看它乳頭周圍的毛,都是被小鼠吸吮的痕跡。哎呀,這樣我心里一下寬慰多了。說明什么?小鼠在成長、小鼠在吃奶。

 

那一天我跟它回家之后,大吃一驚。它這個窩可不同尋常,這張圖是一個人工建筑,得有8米高,直上直下。周圍有一根樹的樹枝搭過來,它從那個樹枝跳到這個房檐上,然后跑到這里邊??吹竭@個洞了吧,這兒有個小洞,吉亞就在這個洞里面。


 

我高興的是什么呢?找到它家了;但是隨之而來的一個擔憂就是萬一下雨怎么辦?這是排水口,下完雨之后那個龍頭“嘩”噴水,好看?,F(xiàn)在松鼠在里面,再一下雨,“嘩”噴松鼠,那太嚇人了。所以我當時就著急,可別發(fā)生這種情況。

 

在隨后的觀察當中,它每天照常地出來吃東西、回去、帶孩子,而且每次回去都能帶一些新的巢材,很多都是填充內(nèi)容物,有柔軟的。


 

3月25號那天我要出差,24號我就去看了它一天,我以為這么長時間了它應該搬家了,但是它一直沒搬。25號我出差一周,我還想這一周之內(nèi)它應該搬了,因為松鼠生完孩子以后隔一段時間會搬一次家,因為巢內(nèi)衛(wèi)生會越來越差,而且氣味重了以后天敵也會來。

 

等到30號晚上我回到北京,31號早晨趕緊去它窩邊守。守了倆小時,正常出窩時間它沒出來,我琢磨著看來是搬新家了。我趕緊就去它一個覓食地尋找,看見它了。


 

它在干嗎?撕這個巢材,填得滿嘴都是。我一想,看來真是搬新家了,正給家里做裝修呢。不過過了一會兒,它又把巢材塞在一個樹杈上作為一個存料了,接著就干其他的事了。

 

傍晚我跟它回去以后,它還是在那個窩。我特別擔憂,因為4月1號預報晚上有一場雨。結(jié)果這場雨下了,下得嘩啦嘩啦的。那一晚上我都沒怎么睡,腦袋里想著可別噴松鼠啊,太嚇人了這個。

 

4月2號早晨天一亮我趕緊打車去。到那兒以后我找制高點觀察,待一會兒,真出來了。一看,它的身上、 屁股、尾巴全濕了,也沒帶孩子。我想著下這么大雨,如果孩子活著,應該把孩子搬走了吧,但它沒有,直接吃東西去了。我想壞了,是不是孩子已經(jīng)被淹死了。

 

它吃了點松塔,然后又吃了點柏樹籽,接著突然間愣住了??戳丝?,“噌噌噌”上這上頭去了。這上面有一個喜鵲的舊巢,它鉆到這里以后在里面折騰,折騰了一個多小時,我想看來這真要搬家了。


 

待了一個多小時,它出來了,又吃了點,塞了點東西,徑直地朝家跑。我一看可能要有好的畫面產(chǎn)生,趕緊從另一條道抄過去,在它窩門口等。

 

果然,它從里邊把孩子搬出來了。一只叼過去,退回來,再叼一只,一次一次地,一共叼了四個。



可以看到它真的很厲害,它的腦袋后邊都濕了,屁股、尾巴都濕了,但是小孩除了尾巴尖,全身基本上沒濕。我都很納悶它怎么保住這個孩子,怎么靠這身體把雨引到其他地方去了。


 

而且我不得不夸它,說它是一個英雄媽媽。為什么?4月中它又懷上了第二胎,不但4月20多號以后這窩小的獨立了,5月中又生了第二胎。那時候它換了身特別漂亮的夏裝,棕紅色的。這個松鼠給我的印象非常非常深刻。

 

其實我除了白天觀察,夜里也觀察。這是我夜觀察的一個主角:刺猬。



最開始,起碼我跟北方一些大眾對刺猬的感覺差不多,有時候在公園走著走著,哎,刺猬,完了這刺猬不動了,我們就走了,待會刺猬也走了。要不然就是那兒有刺猬,刺猬噔噔噔跑,躲起來了——都是偶遇。


 

我也沒想把刺猬怎么著,覺得這個東西太難了。直到有一天又一個個體出現(xiàn),又打動了我。

 

那天早晨,5月中旬,還下著薄霧呢,我早晨去奧體森林公園門口拍藍歌鴝。我趴在地上等著,感覺邊上有一個東西在移動,扭頭一看,哇,是這個樣子——



這跟我以前見的刺猬不一樣。它很白、很干凈,而且小黑豆眼,關(guān)鍵是還像在沖我笑。

 

哎喲,我說這跟兒時的童話太相符了。當即決定,無論什么困難,今后幾年給刺猬了,當時就這么想的。但是之后真到實際工作當中,困難還是挺多的。

 

為什么呢?不了解呀,白做很多無用功。不過這種廣撒網(wǎng)式的調(diào)查有好處,自己回去以后慢慢總結(jié)就能找到一些規(guī)律。我就發(fā)現(xiàn)它跟公園的游人正好錯峰出行。比如到周末了,游人走得比較晚,它就相應地推遲往后;平時有時候下午游人比較少,它下午有時候也出來。

 

還有它這個窩我也找著一些規(guī)律,其實并不遠,而且也并不怎么神秘。刺猬的家,比如像左邊這一張,它就是一個墻、一個建筑,邊上有一個瓷磚掉下來了,工人比較懶,那塊瓷磚也不怎么弄它,就斜著放那兒了,刺猬就來了,很簡樸的一種生活。


 

再比如右邊這個。有時候我們公園里面工人割草,割完草以后會把草堆一堆,特別是秋天的時候收樹葉也是,弄一堆,刺猬就會進去。有時候我們走著走著感覺那堆草動一下,下邊可能有刺猬。

 

我們看一下這個視頻,刺猬的運動狀態(tài)。它白天有時候也出來,這是慢慢跟著它。其實看著它好像挺莽撞的,跟個豬似的,英文叫hedgehog可能有點道理。你看它這樣子,而且走走停停、走走停停。



這給我?guī)硪粋€什么麻煩呢?白天沒什么問題,夜里麻煩了。我拿著手電開著非常微弱的光,一開始的時候我跟著它,它在前面走,但是它停的時候我不知道,我還按那個速度走,哎,刺猬呢?待會過來一看,跑這兒來了。

 

有一次兩次不覺得什么,時間長了我心里就犯嘀咕了。為什么呢?在我們那兒,刺猬在民間屬于五大家,就是“狐黃白柳灰”五大仙之中的白大仙。我琢磨這刺猬真有法術(shù)嗎?一會兒跑這兒一會兒跑那兒,因為當時不知道它這個走走停停的特點。我不是宣傳這個,只是覺得叫它白大仙還挺親切。

 

再后來我又改變了另一種觀察方式,有時候不那么跟了,用很微弱的燈光固定在那兒,當一個固定光源,甚至于不用光,我就靠著月光或者路燈光。我想坐在林子里邊看一看到底這個樹林里面晚上刺猬是什么樣的。

 

結(jié)果讓我非常吃驚。特別是春天的時候,公刺猬一改往日那種走走停停找吃的形象,你們知道為什么嗎?它又開始找對象了,又是愛情戲。

 

這是春天北京的一個很典型的環(huán)境,遍地都是二月蘭。我非常喜歡用一個詞來形容刺猬,特別是發(fā)情期的公刺猬:林中的小坦克。為什么?它走著走著都顧不上吃喝了,忙著找母的。



而且不是這樣慢速的了,它是“噠噠噠”一竄,“嘩”跑到那頭,然后又跑到這一頭再聞聞,沒有,再接著找。它就是這么急迫的心理找母的。

 

有時這愛情可能也沖昏了頭腦,走著走著都不管路了,樹的夾縫它都往里擠。還有時走著走著騰騰快,“哐”一下撞前面一個刺猬上了,然后兩個就變成一個仙人球了,它們的防御姿態(tài)就是仙人球。

 

更有甚者,有一次我蹲那兒挺安靜地看著前面的刺猬好好的,“嘭”一下,哎喲,我這屁股怎么回事,嚯,一個刺猬撞上我了。這刺猬有時候真是挺莽撞的。

 

我這慢觀察尤其在不用燈的時候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林子里其他的動物也都恢復了秩序。有時候蝙蝠擦著我的腦袋嗖就過去了,而且還在我眼前逮甲蟲。我看過一次特有意思的,一下來逮一金龜子沒逮著,它還走兩步,不知道你們見沒見過蝙蝠走。



還有什么呢?在我們那兒夏天繁殖這紅角鸮,也叫東方角鸮,如果我進行慢觀察都會很自然,經(jīng)常從我腦袋這兒嘩落到前面來把這蟲子抓走。


 

這個刺猬我對它有特別深刻的感情。其實那一天我正看倆黃鼠狼打架呢,從遠處追到近處,“噌噌噌”打到樹上。當時我就感覺這前面打架,腳邊上怎么也有動靜呢?回頭一看,哎呀,我的寶,就這個。


 

你知道多大嗎?這么大,跟鼠標差不多。你們可以想象一下,那種樣子多么可人,完全就是一個小玩具。而且我就把它認定了這是上天給我的一個生日禮物,因為那天是我的生日,對它有特殊的感情。它鼻子上有個白毛嘛,我給它起名叫小白毛。

 

不過隨之而來擔憂還是有的,因為它個體太小了,而且獨立生活了。它有很完善的獨立生存能力嗎?我不知道。馬上就是秋天了,入冬以后它要冬眠,它能儲存足夠的脂肪嗎?這都不知道。

 

隨后幾天,我每天觀察,倒是很容易能找到它??此?,還看著它有時很費力地扒土,好像找什么寶貝似的。最后扒了半天,把周圍的樹枝拽拽拽,叼出來一塊園林工吐的排骨骨頭,吃不了。


有時看它想逮一個大蚯蚓,那么大,過去都聞了,蚯蚓霹靂啪啦一扭動,防御性的那么一個動作,它嚇得掉頭就跑。

 

哎喲,我就特別擔心它,我說什么時候它能出現(xiàn)正常的、比較好的一個捕獵行為的展示。我還夢想著說小白毛啊,什么時候你能叼蚯蚓,然后那蚯蚓一反抗纏你嘴上,這畫面讓我看見多過癮啊。

 

很幸運,沒過幾天我真看見了。它也確實長大了,捕獵能力增強了,但是那個畫風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它聞著聞著,哎呦,找到東西了,過去“哐”一口吃了。接著撿地下那個又吃了,待會又從地下?lián)臁?/span>



我說怎么總從地上撿,后來我反應過來了,它一口下去那蚯蚓就兩段了,甚至于有一次一口下去三段,這邊一段、那邊一段,跟三截棍似的,中間還一段。

 

所以當時我就覺得,行,這孩子長大了,真有點跟自己那孩子長大了的感覺。


有時我晚上去看,黑天嘛,雖然在城市公園里面,但是我的情緒上免不了有一種本能的畏懼。而且很長時間不看見東西的話,沒有什么動物過來,我覺得哎呀,這個是不是有鬼呀,我后背有沒有壞人啊。不過一旦這些動物出現(xiàn)了,我的情緒馬上就變了,覺得自己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這一天給我的印象也非常深。當時有一個刺猬從遠處過來了,我面前是園林的噴水噴頭漏水形成的一個小水洼,我覺得它要到這喝水來了。我蹲那兒等著,果然它一點一點過來了,最后低下頭慢慢慢慢地喝水,而且水面上很靜。


這時候它那身體跟它那倒影完美地融進了一個畫面。哎喲,我那心一時酥了,我進入童話世界了?,F(xiàn)在我也是一個小精靈了,進入它們的世界了。這個畫面當時給我的印象太深了。


 

其實在北京做了這些年的自然觀察以后,特別是松鼠,我觀察了十幾年;刺猬有四五年了;螳螂更長,螳螂是我從中學到現(xiàn)在一直做觀察的對象。

 

這些年我收獲很大,自己的這些好奇心都得到了滿足。不過慢慢地我有另一個想法,我覺得應該跟大家傳播這些動物的故事。我經(jīng)常說,也是自嘲,我是上天派下來給大眾講身邊自然故事的天使,我這就是怪一點的天使。

 

可是我好像有另一種感覺,確實,我對觀察動物這方面有一點天賦,我能看得很細,能很容易讀懂它們的表情、心理,能比較順利地進入到它們的生活。所以這方面我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來跟大家分享這個動物故事我覺得非常開心。


 

同時我覺得每個人其實都可以做身邊自然觀察,只要持續(xù)時間長了,都會有故事,每個人都是動物故事的導演。到時候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一塊聊一聊自己家門口的小動物,它們的家常里短、兒女情長,跟嘮家常似的。誰家沒一點故事,你說是吧?

 

就講這么多吧,謝謝大家。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