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報考公務員的時候,有些同學為了考上而考上,家鄉(xiāng)沒有很滿意的職位可報考,就報考了異地的崗位,結果一考上就覺得異地辛苦,各種的辛苦。 但也有許多同學考異地,雖說可能有更好的機會,卻偏偏選擇家鄉(xiāng)公務員。 我見過一個女孩,考了家鄉(xiāng)縣城參公單位,筆試領先第二名16分,她這個成績考省城也有優(yōu)勢。考省城這樣的二線城市或者發(fā)達地區(qū)的城市,應該可以更好地享受豐富的生活,非要選擇家鄉(xiāng)縣城,過著相對簡單的生活。 但事實上,她的經(jīng)歷遠不止!她先考了離家3小時車程的一線大城市,但嫌房價貴生活壓力大繼續(xù)考省考,省考為了求穩(wěn)考了地市的崗位(沒得說,她那里的地市崗位比縣城好考,比鄉(xiāng)鎮(zhèn)都好考,分數(shù)低)??忌狭?,離家一小時車程。但依舊很不習慣,最后就考回了家鄉(xiāng)縣城參公單位。 你說別人都是往上考,她卻往下考,你覺得蹊蹺沒? 依我看,她的選擇也有一番考慮,那么看看她理解的家鄉(xiāng)公務員到底比異地公務員強在哪? 一、語言不通。能聽懂不會講,她說很難想象一個地級市機關里都講方言,一聽那方言就覺得自己是外地人。 二、孤獨。沒父母沒朋友,關系好的都不在一個地方。單位里那些同事年紀大!就算是年輕的也不適合下班后有過多交集,她一直覺得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偶爾約幾個同學朋友聚聚才是快樂。 三、人脈。雖然也是普通人家出來的孩子,但小縣城總能有七七歪歪的關系。同學朋友在機關里工作的也不少,幾年后自然而然可以形成一個圈子。圈子就是文化,就是幫襯,她說女孩還是不要那么累。 四、生活壓力。俗話說“人丑不好找對象”,人窮又買不起房還不愿意住老破小。最后,父母年紀大了,作為獨生子女她還是希望可以跟他們住的近一點方便照顧。 最后我想說的是,這個女孩子縱使從上往下考,我也覺得不可思議。 但想想,如果你異地(不是一線、不是省城、不是本地級市)考上了,你將面臨戀愛結婚生子,這里就需要三五年的周期,而你的大學也許畢業(yè)就22周歲了,你若在異地恍惚了幾年,你同學的娃都能打醬油了,而你還春節(jié)時還時常聽親朋冷暖你的婚姻。 因此,我重申,我認為的異地就是工作地不是一線、不是省城、不是本地級市,而考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那么報考這些地方你得慎之慎之,聽不懂的方言和成百上千公里的距離會讓你難受孤寂! 最后,各位考公的同學,即使你這次省考發(fā)揮的很不錯,公考的路還很長,你肯定不是考一次,你要么向上考,可能也會向下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