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菜也叫本幫菜,以油多、味濃、糖重、色艷,外加烹調(diào)的方法大多都是以紅燒、煨、糟為主,咸中帶甜,油而不膩,發(fā)展到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有100多年的歷史了。 它從上海本地百姓的日常飲食起步,逐漸吸取了徽菜、淮揚菜、蘇錫菜、粵菜等其他幫派的長處,并結(jié)合了本地消費者的口味習(xí)慣逐步進行改良。 最終形成了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飲食文化風(fēng)格。在選料上注重活、生、寸、鮮,刀功上講究細、勻、古、雅。濃油赤醬而不失其味,扒爛脫骨而不失其形。 在多年的發(fā)展歷史中,上海本幫菜不僅形成了自己的風(fēng)格特色,而且積累了諸如紅燒肉、草頭圈子、油爆河蝦、響油鱔絲等一大批特色鮮明的經(jīng)典菜肴。 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看一看那些“濃油赤醬”的上海味道吧。 紅燒肉 推薦餐廳:蘭心餐廳 這幾乎是聽到上海菜就會想起的一道菜,可能也是“濃油赤醬”里的代表,肥而不膩,酥而不爛,瘦肉吃起來也不會覺得“柴”,醬油的味道濃郁香醇。 蘭心餐廳,看似很低調(diào)的一家店,卻大有來頭哦!性價比不是非常高,標準的上海本幫菜。 每一塊紅燒肉都兩寸半左右,肉質(zhì)細膩,鮮香無比,按家傳秘方,一絲不茍,慢火不斷煸炒2小時而成,吃起來絕對的肥而不膩,團支書單吃一碗都不在話下! 腐乳空心菜 推薦餐廳:玲瓏餐廳 飯點的時候來玲瓏餐廳吃飯,外面一定是拍長隊的,以及脾氣不好的老板叫你趕緊點菜的催促,而且人不齊是不會讓你進餐廳門,只能在門外眼饞。 腐乳空心菜是玲瓏的特色菜,紅腐乳炒出的空心菜少了青菜的寡淡滋味,夠味!總之,這兒的菜幾乎都是帶點甜的,而這也正是本幫菜的精髓所在! 來玲瓏要必點三大樣:腐乳空心菜、豆腐燒黃魚和油爆河蝦。黃魚黏軟入味,豆腐一定是用老式的鹵水點出來的。 油光的河蝦被剛剛煸爆出鍋,甜香的小河蝦皮酥肉嫩,可以連著皮一起吞下!
蔥烤大排 推薦餐廳:海金滋 看著是超接地氣的小館子,價格實惠,里面氣氛菜色也是家常感覺。
蔥烤大排中的大牌是招牌明星菜,必點。一大盤蔥烤大排只賣36,便宜哭了~~~松軟的肉質(zhì),帶點醬香,甜口,完全符合上海人的口味~
大排肉質(zhì)處理的非常嫩,不是全精的那種顯得會很硬很粗糙,中間有些油脂夾層所以很方便咬開,吃完肉還可以吃蔥,蔥味較小的部分就像清炒青菜的感覺很是下飯。
紅燒獅子頭 推薦餐廳:洪齊林老鎮(zhèn) 安遠路靠近延平路的沿街店面,和其他一些弄堂餐廳一樣,都是老板家的住房改造的。簡單的小店只有上下兩層,每層只有幾張桌子,出品的家常菜倒是比想象中好。
推薦榜no.1——獅子頭!好大一個的肉球,比我的一個拳頭還大,一家三口吃都夠了!重點是里面有巨大一塊馬蹄!意外驚喜??!很有嚼勁很緊實!超級贊??!脆脆脆~最出彩是這個醬汁,拌飯一級棒!
還有醬爆豬肝切得薄薄的,火候掌握的不錯,很嫩,裹著濃油赤醬的紅燒醬汁,味道還不錯??诟谢?,內(nèi)臟的味道去除的很好,一點兒也不腥氣!基本就是搶著吃完的。
排骨年糕 推薦餐廳:鮮得來 經(jīng)濟實惠、獨具風(fēng)味的排骨年糕是將面粉、菱粉、五香粉、雞蛋放在一起攪成浸裹在排骨表面,放入油中氽熟。
這種排骨色澤金黃,表面酥脆,肉質(zhì)鮮嫩。排骨入口糯中發(fā)香,略有甜辣味,鮮嫩適口。
創(chuàng)始于1921年的鮮得來是上海吃排骨年糕的老字號,素有“排骨年糕大王”的之稱,年糕特別軟嫩,甜甜的很有老上海的味道。
將炸好的排骨及年糕放入鹵汁中“氽”幾分鐘,熟透后用“火鉗”將排骨與年糕鉗入盤中,隨后用剪刀將排骨剪幾刀,再灑點辣醬油,一盤上海灘上著名的“鮮得來排骨年糕”就成啦!
草頭圈子 推薦餐廳:老正興菜館 圈子和草頭,像極了一對靈魂伴侶。單吃圈子,容易發(fā)膩,單吃草頭,又不夠爽快,但是兩者搭配在一起卻格外美味。
老正興創(chuàng)辦于清末同治七年,迄今已有一百三十年的歷史了。以經(jīng)營浙紹風(fēng)味菜肴著稱。擅長烹調(diào)河鮮、家禽、入口香酥軟糯,簡樸實惠,富水鄉(xiāng)氣息。
五點半才開門的晚市,10分鐘內(nèi)就已經(jīng)坐滿了,老招牌的魅力十足,草頭圈子分量確實不多,但是味道很好。大腸處理的很干凈,選用的部位是標準的大腸頭,厚實肥厚。 ![]() 圈子燒的酥爛軟熟,肥而不膩,吸收進了草頭的清香,草頭也吸收了圈子的油脂,肥糯的圈子和汁水充沛爽嫩的草頭組合在一起,是一道會讓人欲罷不能的菜。
響油鱔絲 推薦餐廳:錦園上海菜 端上桌還能聽到“噼里啪啦”的聲音,響油是關(guān)鍵,也是得名的原因。還沒到面前就可以聞到一股香味瞬間撲鼻而來。
錦園在蘭心餐廳旁邊,非常干凈地道的本幫菜,一到飯點就要排隊等位,小館子的特色就是更加家常,菜品也很下功夫。
鮮美香濃的鱔肉油潤而不膩,姜、蔥、料酒早就去了腥味,配上冬筍絲夾起一大口,還帶上了些蔥姜,入口更加鮮香豐富。
|
|
|
來自: cxag > 《美食地圖遊記采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