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教師的科學思維方法、創(chuàng)新思維習慣以及科學素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科學素質的培養(yǎng)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其作用巨大。從事科研的教師,一般說來,探索性較強,不迷信權威,敢于質疑。這些素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為不迷信教材,善于提出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參與討論。 其次,在科研上富有學術成果的教師參加教學工作,有利于以最新的學科發(fā)展和學術成果豐富教學內容,促進了教學思想、教學內容的更新。例如,學科帶頭人在講基礎課時,往往會將基礎理論中的知識點和學科發(fā)展的前言有機結合起來,這種結合是一種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結合,這是因為這些學科發(fā)展的前言課題有的就是教師自己的研究領域,或是與自己的研究課題相關的領域。當他對這個研究領域有著更深的理解時,講起基礎課程來自然就能做到深入淺出。 再次,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可以促進師資隊伍自身素質的提高。在科研上富有學術成果的教師參加教學工作,既能使他們以最新的學術成果豐富教學內容,反過來他們又能在教學中夯實自身的理論基礎,在科研工作中有更廣闊的思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