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笠翁對韻》是從前人們學(xué)習(xí)寫作近體詩、詞,用來熟悉對仗、用韻、組織詞語的啟蒙讀物。作者李漁,號笠翁,因此叫《笠翁對韻》。全書分為卷一和卷二。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yīng)對。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xié)調(diào),瑯瑯上口,從中得到語音、詞匯、修辭的訓(xùn)練。從單字到多字的層層屬對。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見韻味。 上卷 三 江奇對偶,只對雙。 大海對長江 。 金盤對玉盞, 寶燭對銀釭。 【銀釭(音剛)】銀白色的燈盞、燭臺。南朝梁元帝《草名》詩:“金錢買含笑,銀釭影梳頭?!币槐咀鳌般y缸”。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四:“壁上銀釭半明滅,床 上無眠,愁對如年夜。”明夏完淳《寒燈賦》:“渺銀釭之寒夜,照羈愁之獨眠。”魯迅《墳·摩羅詩力說》:“然歸故家,則銀釭暗而愛妻逝矣?!?/p> 朱漆檻,碧紗窗。 舞調(diào)對歌腔。 興漢推馬武, 諫夏著龍逄。 【興漢推馬武】馬武是漢光武帝的將軍,在建立東漢王朝的斗爭中起過一定的作用。 【諫夏著龍逄】龍逄(音旁):即關(guān)龍逄,傳說是夏桀王的大臣。他見夏桀無道,婬侈暴虐,曾強力諫爭,結(jié)果被夏桀處死。 四收列國群王伏, 三筑高城眾敵降。 【四收列國群王伏】據(jù)舊注,這句說的是北宋初大將曹彬,他曾同潘美等將帥一道,伐滅了后蜀、南漢、南唐、及北漢等五代時的地方割據(jù)政權(quán),幫助宋太祖統(tǒng)一了天下。 【三筑高城眾敵降】初唐張仁愿,中宗朝人,曾統(tǒng)領(lǐng)朔方軍與突厥族的侵擾進行斗爭,使突厥不敢過山牧馬。筑三受降城,以威北敵焉。 跨鳳登臺, 瀟灑仙姬秦弄玉; 斬蛇當(dāng)?shù)溃?/span> 英雄天子漢劉邦。 【跨鳳登臺,瀟灑仙姬秦弄玉】弄玉故事,詳見一東“鳳翔”二句注。秦穆公女樓上吹簫,與夫蕭史跨鳳升仙而去。 【斬蛇當(dāng)?shù)溃⑿厶熳訚h劉邦】《史記·高祖本紀(jì)》記載,劉邦初起,酒醉夜行,先行者報告說有長蛇攔路,劉邦上前殺死長蛇,路遂通。后有一老太婆在斬蛇處夜哭,人們詢問,她說是自己的兒子是白帝子變化為蛇,被赤帝子殺害了。這可能是當(dāng)時擁護劉邦的人編造出來的迷信故事。 顏對貌,像對龐。 步輦對徒杠。 【龐】面龐。 【步輦對徒杠】輦(音捻),古時用人力拉的車,步輦,古代皇帝乘坐的人力拉的車。徒杠,徒是徒步行走的意思,杠(音綱,古有此音),本指抬轎用的杠棒,這里借代轎子,徒杠就是轎子。杠還有橋意,《玉篇·木部》:“杠,石杠,今之橋也?!薄墩滞āつ静俊罚骸案?,小橋謂之徒杠,謂衡木以度也?!苯寡h:“凡獨木曰杠,駢木者曰橋?!蓖礁?,只可容人步行通過的木橋。 停針對擱竺, 意懶對心降。 【擱竺】不詳,竺(音竹),疑當(dāng)作杼,杼是織布用的梭子,擱杼即放下梭子,與停針可以成對。 【心降】降(音祥),安穩(wěn)、平和,心降就是心里安穩(wěn)、平和?!对姟ふ倌稀げ菹x》:“我心則降?!?/p> 燈閃閃,月幢幢。 攬轡對飛艭。 【幢幢(音床 )】朦朧的樣子。 【攬轡】控制馬匹韁繩。曹植贈白馬王彪詩:“欲還絕無蹊,攬轡止踟躕(音池鋤)?!睍x劉琨扶風(fēng)歌:“攬轡命徒侶,吟嘯絕巖中?!?/p> 【艭(音雙)】船只。(明)袁宏道和小修詩:“露稍千縷撲斜窗,黃笙藤枕夢吳艭?!?/p> 柳堤馳駿馬, 花院吠村尨。 【村尨】尨(音忙),長毛狗,或說雜色的狗。《詩·召南·野有死麕》:“勿使尨也吠?!贝颂幏褐腹?,村尨即村狗。麕,㈠(音軍),獸名,即“獐”;㈡(音群),成群地,通“群”。 酒量微酣瓊杳頰, 香塵沒印玉蓮雙(原字為左足右雙)。 【杳(音咬)】無影無聲。 【香塵沒印玉蓮雙】晉石崇豪富驕奢,多蓄婢妾,布香塵于地,令諸姬行其上,以試鞋底之大小。玉蓮,比況女人的腳。雙(原字為左足右雙)(音雙),徘徊竦立。引申為腳。竦(sǒng聳),⑴恭敬,肅敬;⑵同“悚”,害怕、恐懼。 詩寫丹楓, 韓女幽懷流節(jié)水; 淚彈斑竹, 舜妃遺憾積湡江 。 【詩寫丹楓,韓女幽懷流節(jié)水】見一東韻“題紅”注。丹楓詩:(唐)僖宗時,于祐于御溝拾一紅葉,上題詩句,祐亦題其上,云:“曾聞葉上題紅怨,葉上題詩寄阿誰?”置上流,為宮女韓夫人得之。后為夫婦。韓題詩云:“一聯(lián)佳句隨流水,十載幽思滿素懷。今日卻成鸞鳳友,方知紅葉是良媒。”今稱紅葉媒。 【淚彈斑竹,舜妃遺憾積湡江 】古代神話傳說,帝舜的兩個妃子娥皇和女英,居住在洞庭之山,舜南巡死于蒼梧之野,二妃盡日啼哭,淚灑竹上,竹盡斑,這就是今天的湘妃竹。湡(音魚)江 ,水名。 |
|
|
來自: *晚 秋* > 《國學(xué)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