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梗阻顧名思義就是腸道不通暢,腸內(nèi)容物不能正常通行。本病是外科常見的病證。 臨床上發(fā)生腸梗阻的原因基本上分為三類:①機械性腸梗阻:這是最常見的一種。由于機械因素造成的腸腔狹窄或閉塞,致使腸內(nèi)容物不能正常通過,如腸粘連、腸扭轉(zhuǎn)、腸套疊、腫瘤、大的結石、異物、蛔蟲團堵塞腸腔等均屬此類。②動力性腸梗阻: 腸壁、腸腔并沒有器質(zhì)性改變,常常是由于腹膜炎、腹部手術、感染中毒等引起的腸麻痹、腸蠕動減少或消失,不能將腸內(nèi)容物推向前進而引起。③缺血性腸梗阻:由于腸系膜血管受壓、血栓形成或栓塞,腸管因血液循環(huán)障礙而失去蠕動力。 癥狀:腸梗阻不管何種原因所引起,其共同的表現(xiàn)是腹痛、嘔吐、腹脹、肛/門無排氣、排便停止。腹痛為陣發(fā)性絞痛,多位于腹中部。腹痛發(fā)作時,可伴有腸鳴,醫(yī)生稱這種腸鳴為“氣過水聲”。有時還可在腹部看到腸型蠕動波。由于病人嘔吐頻繁,可造成體液和電解質(zhì)的丟失。絞窄性腸梗阻還可造成感染和毒血癥。 治療本病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西藥治療:①糾正水、電解質(zhì)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diào),必要時須輸血、血漿或血漿代用品。②胃腸減壓。用胃腸減壓管吸出胃腸道內(nèi)的氣體和液體,降低腸腔壓力,減輕腹脹,改善腸壁血液循環(huán)。③廣譜抗生素靜脈點滴控制感染,以減少毒素的產(chǎn)生。 ④鎮(zhèn)靜劑、止痛劑等一般對癥治療。 (2)中藥治療:中藥可用復方大承氣湯:川樸15克,炒菜菔子30克,枳實9~15克,桃仁9克,生大黃9~15克(后下),芒硝9~15克(沖)。此方適用于氣脹較明顯的單純性腸梗阻。甘遂通結湯:甘遂末l克(沖),桃仁9克,赤芍15克,生牛膝9克,厚樸15克,生大黃15~24克(后下),木香9克。此方適用于積液較多的,癥狀較重的腸梗阻病人。水煎200毫升,分次口服或經(jīng)胃腸減壓管注入?;紫x性腸梗阻可用驅(qū)蛔承氣湯:檳榔9克,川楝子9克,烏梅9克,木香9克,苦參9克,川椒6克,大黃9~15克(后下),芒硝16~9克(沖服)。 (3)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無效的或絞窄性、腫瘤性、先天腸道畸形性腸梗阻等應行手術治療。 (4)淇他治療:病情較重、體質(zhì)較弱者可用植物油或石蠟油200~300毫升口服;針刺或穴位注射療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