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志彪 高傳江 (山東省昌邑市人民醫(yī)院 261300)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標本采集:用浙江拱東醫(yī)用塑料廠生產的一次性真空采血管(簡稱促凝管),對90例門診患者進行靜脈采血5 cm,并分別記錄采血時間;生化分析儀:日本OLYMPUS-AU4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試劑:四川省邁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試劑和質控血清及校準品。 1.2 方法:將門診采集的90份血液標本放置20 min后,用離心機以4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質控血清及校準品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要求進行,上機對14項生化項目進行校準及質控,使每一項質控項目均在(±1 s)范圍內。于采血時間1 h,分別對各標本進行生化項目測定,做好記錄,然后將各標本加蓋后放置4℃冰箱儲存。每次重復兩步的校準、質控及標本儲存,分別于相應的4 h、8 h、24 h對14項項目上機測定,并做好記錄。 2 結果 血液采集后于血清析出時,4 h、8 h、24 h測定結果。如果以采血1 h測定的結果為基準,結果表明,血液標本放置24 h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項目有BUN(尿素氮)、GLU(血糖)、TP(總蛋白)、ALB(白蛋白)、TBIL(總膽紅素)、ALT(谷丙轉氨酶)、AST(谷草轉氨酶)、ALP(堿性磷酸酶)、GGT(γ谷氨酰轉肽酶)、Ca(鈣)、P(磷);血液標本放置8 h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項目有GLU(血糖)、BUN(尿素氮)、TBIL(總膽紅素);血液標本放置4 h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項目有GLU(血糖)。 3 討論 標本的存放和檢測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像存放時間等這些人為能夠控制、技術性要求不高的條件,常常會被忽視,由于標本的保存及測定時間的不得當可能會影響臨床醫(yī)生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診治策略。實驗室檢測人員應根據各檢測指標對保存時間的敏感性,選擇適當的標本保存條件,盡量避免檢測中系統(tǒng)誤差的產生。生化標本存放期間,還需密封,否則會由于水分的蒸發(fā)而影響結果。因此未能及時分析的標本或分析后的標本一定要密封保存,特別是分析后的標本若密封保存于4℃冰箱,3 d內進行項目復查,結果都具有較好的重復性,這也有利于標本復檢的重復性,從而可以防止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但是標本存放時間不宜過長。從實驗結果分析,穩(wěn)定的項目存入時間最好不超過3 d,不穩(wěn)定的項目對于其檢測標本的存放則要根據影響因素的大小而定。極不穩(wěn)定的項目若需要復查,最好重新抽血。原則上生化標本應盡早測定,將影響因素減到最低[1-2]。 標本放置時間對結果是有影響的,考慮到實驗室方法學允許誤差,對具體項目的測定提出如下要求:GLU應在4 h內測定,BUN、TBIL應在8 h內完成,TP、ALB、ALT、AST、ALP、GGT、Ca、P應在24 h內測定完。血液標本長時間放置后,其結果偏高的是:TP、ALB、ALT、AST、ALP、GGT、Ca;其結果偏低的是:BUN、TBIL;對結果影響差異無顯著性的是:TG、DBIL。脂蛋白中的膽固醇在貯存過程中,脂蛋白顆粒的結構可能改變,甚至裂解而影響選擇性改變;脂蛋白之間可能有部分脂質交換。這提示,要得到血脂等指標的可靠準確的檢測結果,標本也不適宜在低溫下長時間保存,否則將可能對部分研究結果產生影響[3-4]。 總之,標本離體后多長時間不影響檢測結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實際檢測中要合理安排檢測項的順序,對于GLU和二氧化碳等不穩(wěn)定的項目要及時測定,其他的項目測定可采用分批上機處理的方法力爭把對實驗結果的影響降到最低。應在任何條件下都要了解和注意標本的保存條件。只有這樣才能把好標本分析前、后的質量關,確保結果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 托馬斯.臨床實驗診斷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4:107. [2] 王喜棟,王翠霞.生化檢驗標本放置時間對結果的影響[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 |
|
|
來自: 醫(yī)路檢心 > 《生化結果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