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完書籍封底三個直戳內心的問題,我沒有絲毫猶豫地翻開了此書。因為,我十分迫切地想知道,為什么第一次遇見的一本書,能夠這么的了解我。 這本書就是日本作家大巖俊之著成的《實用性閱讀指南》。大巖俊之偶然了解到“成功人士都是讀書家”,那一年,他讀了300本書,但是并沒有走上成功之路。這是為什么?因為沒有思考的讀書就是白讀書,沒有利用起來的知識就是沒有這個知識。大巖俊之在知道這個規(guī)律后,將行動與書中知識,與自己的目標聯(lián)系起來。在執(zhí)行目標的過程中,他的創(chuàng)業(yè)也成功了。 而這本《實用性閱讀指南》,就是作者大巖俊之在明白了“通過閱讀可以獲得知識,但是只有付諸行動才能收獲效果”后著成的書籍。 大巖俊之在書中說:“一本書的主要內容只占整本書的20%,這20%中最重要的僅有4%。最開始就找出書中最核心的那4%去集中火力,這樣取得的效果要好得多?!彼晕覍⒂盟膫€關鍵詞,講述書中最精華內容。 1.如何有效率地讀書:二八定律閱讀中的二八定律為:找到你認為重要的,對你有用的20%的部分知識。快速找到并閱讀,就將讀書的效率提高了不止一倍。那么如何找到重要內容呢? 首先,我們要確定閱讀的目的。將閱讀一本書籍的目的明確寫出來,能激發(fā)你的主動意識,可以集中精力找到自己需要的內容。然后,我們要通過目錄,前言和后記來掌握書的概要。接著,集中火力,進攻你需要的內容的章節(jié)。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例如我。我閱讀《實用性閱讀指南》的目的,是學習閱讀技巧并寫書評。那么,我就會更加注重整本書的結構,以及作者自己的新穎的看法。當我把注意力集中在這個方向的時候,我就可以迅速捕捉到作者自己產出的內容,并做出思考,做下記錄,那么我在后續(xù)寫作的時候就可以直接使用這部分內容。 2. 如何記錄讀書筆記:思維導圖整理出一本書中自己需要的知識,才算是完整讀完了此書。在《實用性閱讀指南》中,作者大巖俊之講述了他做讀書筆記的三個方法:1.直接摘錄一部分內容。2.做摘要,分項羅列。3.寫下自己的感想。 如果想要全面地掌握全書,可以使用“思維導圖”將書中的主要內容濃縮在一張紙上。整理在紙上的過程,是對書籍內容的二次加工,也能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想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