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熱愛,請深愛。
說到扎馬步,我能想到的第一就是少林。因為某些原因,中國功夫也真的奄奄一息,慢慢的,“少林功夫好”竟然變成了某些人笑話的說辭。 你可以不愛,但是請尊重。 中國河南是武學(xué)很強盛的一個地方,另外的幾個地方則是廣東三水,河北滄州,潮汕的南拳。在我看武學(xué)論壇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一個很奇怪的現(xiàn)象。什么拳都不扎馬步了,我很不理解,他們夸夸其談的同時又抨擊祖輩留下來的拳譜家訓(xùn),其實他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在不吃苦的情況下,能頂著一個練武術(shù)的光環(huán),就是這樣,武術(shù)慢慢被毀了,特別是。 太極拳。 說淺了,馬步就是樁功就是站樁,說深了,樁功又不是馬步,樁功練的是意,武學(xué)里面更深層的東西,可你得先練武再練功,武都沒有,談什么功!武一字,在康熙字典里面的解釋是非常復(fù)雜。武有七德,可這些人一德都不曾有。武說簡單了,代表技擊,代表打。 馬步。最初是古代槍兵對付騎兵用的一種姿勢,可退進可攻守,可高可低,更多的意義在于一個穩(wěn),以后細談。另外馬步酷似騎馬的姿勢,也稱為馬步。
在我談到天下武功出少林的時候,我第一個想到的并不是七十二絕技,而是少林馬步。少林馬步可以說是一切武術(shù)的根基,這個話不夸張。在以前,想學(xué)功夫,師傅先讓你蹲上幾年馬步是很正常的事情?,F(xiàn)在別說一年,就是蹲一分鐘馬步都很少有人愿意。不是武術(shù)不能打,是你不能吃苦。 少林馬步 當(dāng)你扎了幾年馬步感覺到腳都能在地下生根的時候,相信我,你不會后悔的。
在我當(dāng)初和人介紹少林馬步的時候,他們便和我說樁功,我說馬步便就是站樁,樁功便就是馬步,你馬步都站不下去,你的腿沒有力量,髖沒有力量,髖沒開,重心都換不了。人沒有定力沒有毅力,你還說你的武術(shù)能打,我也不信的?,F(xiàn)在武術(shù)真的是百花齊放,各種我沒聽過的樁功都出來了。這些樁功并不否定,但這都是大師傅在幾十年的武術(shù)根基之上修煉的,很多人怕吃苦,少林的四平馬便也不站了,站著很輕松的高位馬步,一天站個幾分鐘,覺得自己有功力了。人人都說武功苦,到你這里為什么就不苦了。高樁并不是不可取。在你都沒學(xué)會爬的時候,你說你要跑步,無疑是很可笑的。你扎不了四平馬,委中穴都找不到,體內(nèi)的氣怎么走也不知道,腳底生不了根就妄談纏絲勁,所以你的拳。打出來無力。你不扎馬步,你的太極推手再厲害(推手是太極拳里面感知力和調(diào)整自身重心的一個練習(xí)方式,太極擒拿也是以此為根源),根基不穩(wěn)我一個掃腿你就摔倒了,你不會推手不會拳擊,你扎了五年的馬步,被人推了一下就算有點踉蹌一個震腳便又落地生根。如果一個練傳統(tǒng)武術(shù)的人在擂臺之下能隨隨便便被人摔倒?;臼莻€騙子。
很多人一年中,半年的時間都在網(wǎng)上和人爭論,馬步的腳是內(nèi)開外開,哪個才對。到底是渾圓樁好還是四平馬好。其實把這個時間拿去扎馬步,真的比什么都強,我寫這段話的時候,在屋頂上,扎著馬步拿著手機在寫。 屋頂 馬步的種類很多,都大同小異,最實際直接的便就是少林馬步了。很多人說少林馬步傷膝蓋,其實是站錯了。馬步練習(xí)中,強調(diào)的并不是膝蓋,很多人練錯,讓自己的膝蓋承擔(dān)了身體的重量,長時間慢慢膝蓋就出現(xiàn)損傷了。正確的四平馬步其實不難。很多人扎的動作不對其實因為沒開胯,或者說是髖,很難形容那里。。我找兩個圖片舉個例子。 錯誤示范 我是圖 上圖中,髖骨(或者說胯骨,我對解剖學(xué)基本不懂)明顯是打不開的,如果能打開,就是本文第一張圖的效果了。平時多練蛤蟆功慢慢就打開了。低馬實在站不了的時候。可以站站高馬,但是一定是在高樁馬步的基礎(chǔ)上去試著放低,低到你能承受并且動作不會變形的狀態(tài)就可以了。 八極拳先輩 上圖是馬步頂肘的圖片。就是一個高位的馬步,現(xiàn)代人給他起了個新名字,兩儀樁,非要說是八極拳專用的,其實不是,只是八極拳用的比較多。前期扎馬步按照這樣來就可以了。兩腳之間距離大點也沒關(guān)系,剛開始的時候大點沒事的。不需要去參考什么幾腳半,我接近193的身高如果參考幾腳半,怎么也扎不下去了。馬步的松沉和意,這篇先不談,諸位先做到有其形都已經(jīng)很不容易的。以后再學(xué),在扎馬步的情況下可以練練腹式呼吸(吐納),每天站二十分鐘就很可以了,如果能承受,時間長點也沒關(guān)系。腹式呼吸上一篇文章有談到。今天就說到這里。每次都談的不多,時間少,實在抱歉。更多的細節(jié)今天就不談了,下一篇再談,說的太多也怕大家難以接受。 永遠不給自己的懶惰找理由,每天都這樣告訴自己,直到你變得優(yōu)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