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人間地,是黃山景 隨著天氣的轉(zhuǎn)好,云海也不失大眾所望地回到來山游客的視野中。近日,黃山風景再現(xiàn)云海壯觀,瞬息萬變的奇景為不少攝影愛好者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 黃山再現(xiàn)絕美云海,流云飛瀑美到窒息。 新詩入夢,吟成云海奇觀 黃山自古云成海。云海的景象雖不是黃山所獨有,但惟有黃山云海自古以來備受文人的青睞。沒有親臨黃山的朋友不要著急,小編在此為您整理了吟誦黃山云海的詩詞節(jié)選,讓我們跟隨文人的視角,看看大黃山是如何引無數(shù)游客競折腰的! 天河不在天, 大地皆成水。 ——鄭汝敏 置身于黃山之巔,云和天仿佛沒有邊界。俯身看去,大地是一片云海。明代詩人鄭汝敏在登臨黃山后發(fā)出“只知黃河之水天上來,不知黃山之海天上起”的感嘆。 崖懸古木常無日, 龍臥空潭半是云。 ——汪大成(明) 作為徽州人,汪大成對黃山有著獨特的情感。黃山云海在他的筆下似乎帶有一種嫻靜的韻味,看似白描的手法將讀詩的人拉到了現(xiàn)場觀摩。 更喜自身立云上, 任他白衣蒼狗來紛紛。 ——袁枚(清) 云涌霞飛的景象。 杜甫曾在《可嘆》中感慨: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須變幻為蒼狗;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而面對瞬息萬變的形勢,袁枚登清涼臺看云海浮動看到的是“立云上”的豁達。 豈獨石奇古, 松云各有情。 ——汪晉谷 (清) 雖是簡短的十字,卻包含了黃山的三絕。蒼松與流云點綴著怪石,詩人立于山頭吟誦。此情此景,實在令人神往! 日月始明白, 云龍漸來往。 ——鄭燮(清) 多少人癡迷于黃山的云海,多少人陶醉于破曉時的日光,而當太陽從云海中升起,兩種美輪美奐的景象合為一體,豈不有種“縱橫三百里”的態(tài)勢? ![]() 峰奇石奇松更奇, 云飛水飛山亦飛。 ——魏源(清) ![]() 他走遍山河,將對祖國的熱愛化為《海國圖志》中那一個個漢字,但鮮有人關(guān)注他的文學作品。流動的云海仿佛裹挾遮其中的峰巒,帶著山飛升起來,縹緲之中不失傳統(tǒng)山色的美感。 ![]() 巑岏俯盡三千界, 縹緲高承萬里槎。 ——黃炎培(民國) ![]() 立于蓮花峰頂,隔著云海眺望不遠處的天都峰,仿佛對面即是蓬萊。難怪黃炎培感嘆“第一茲游快心事,名山大好屬吾家”! ![]() 怪石奇峰夾亂流, 沁人詩骨正新秋。 ——徐靜仁(民國)
黃山之秋,是一個彩色的世界。游者登山沿途,但見群峰楓葉似火,上下交相輝映,色彩極為鮮艷,令人流連忘返。茂林之間,鳥語花香,生機盎然,儼然就是“秋天里的春天” ![]() 霧里美人云里山, 憑崖勒馬往前看。 ——葉挺(民國) ![]() 葉挺在戎馬倥傯之余拍攝了大量照片,在黃山期間,就留下了許多珍貴的作品?!袄振R往前看”更是獨有一種軍人的氣魄和對新中國的信心! ![]() 千詩難窮, 百記徒作。 ——龔自珍(清) ![]() ![]() 自唐李白游山題詩后,歷代文人墨客相繼來山。尤其是近百年來,社會賢達來者頗多,各界名流鮮有不至。小編在此不一一列舉,絕美的云海、佛光期待您的親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