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蘊
撥鐙序 --------------------------------------------------- 推、拖、撚、拽
蘊咸通末為州刑掾,時廬陵盧肇罷南浦太守,歸宜春。公之 文翰,故海內(nèi)知名。蘊竊慕小學,因師于盧公子弟安期。歲余, 盧公忽相謂曰:“子學吾書,但求其力爾。殊不知用筆之力,不 在于力;用于力,筆死矣。虛掌實指,指不入掌,東西上下,何 所閡焉。常人云‘永’字八法,乃點畫爾,拘于一字,何異守株。 《翰林禁經(jīng)》云,筆貴饒左,書尚遲澀,此君臣之道也。大凡點 畫,不在拘之長短遠近,但無遏其勢。俾令筋骨相連,意在筆前, 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此畫爾,非書也。吾昔受教 于韓吏部,其法曰‘撥鐙’,今將授子,子勿妄傳。推、拖、撚、 拽是也。訣盡于此,子其旨而味乎!”蘊加以久罹戎事,筆硯多 亡,終不能窮其妙。亦猶古之有得不死之術(shù)者,人將從學焉,未 至,得術(shù)者物故,嘆恨不極。人或譏之曰:彼尚不能自免,何恨 之有耶?客曰:昔有善算術(shù)者,臨終,傳于子,終不能曉。乃傳 于人,他人盡其妙。彼何妨得而不能演哉。愚雖受盧公之命、既 不能自益其要妙,敢恡復傳于智者。 [評點]林蘊,唐代元和年間人。字復夢,泉州莆田(今福建泉州)人,蘊世通經(jīng),西川節(jié)度使韋皋辟推官,累遷禮部員外郎,出為邵州刺史。從盧肇授“撥鐙法”,從此書日進。 《撥鐙序》,《書苑菁華》第十六卷題下汝瑮注曰:《書畫 譜》標題作唐林蘊《撥鐙四字法》,標題之次行有“推、拖、撚、 拽、”四字。所謂“四字法”即指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