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速公路兩邊的苦楝樹總是長得最好的。它們都是些高大的植株,葉片翠綠,花卻是淡紫色的。一團一團,如煙似霧。我總是在想,該怎么才能用畫筆將它畫出來呢?既要看清它葉片的仿佛被精細裁剪的邊緣,又要表現(xiàn)出那些花兒的朦朧。也許,該讓永山裕子來畫。她的水彩畫介于寫實和寫意直接,你以為那畫兒是朦朧的,但走近看時卻能看清它后面的那些器物的樣子。但它卻絕不是一味地寫實,那些器物中的花兒,它們搖曳著,讓人感受到它們的美,卻永遠無法看清它們的樣子。是的,看永山裕子的畫,總讓我想起苦楝樹的花。 永山裕子的畫(圖片來自網(wǎng)絡) 之所以在高速公路兩邊才能見到苦楝樹,我猜想它們是那些老村莊里殘留下來的樹。高速公路在快速聯(lián)通兩地的同時,也從無數(shù)的曾經(jīng)的村莊中穿行而過。那些村子有些已經(jīng)荒廢了,有些還殘留著,變成典型的城中村。不管怎樣,只要沒有妨礙到公路的通行,那些老一點大一點的樹還留著。有時它們成了自己村子的代言人,出現(xiàn)在路的兩邊。這時,你抬頭看一眼樹的方向,會發(fā)現(xiàn)那里也許還殘存著舊式的老屋。是灰色的那一種,運氣好的話,還能見到村子里最高的建筑——炮樓。它們靜靜地佇立著,年歲比苦楝樹要大得多了。卻不像苦楝樹,每年春天都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據(jù)說,前樟后楝這種種樹的方式,是流行于江浙一帶的民居中的。宅前要種樟樹,宅后要種楝樹,除了吉利之外,其實更顯著的效果是驅(qū)蟲和殺蟲。樟樹自不必說,以前的衣柜里總是少不了樟腦丸的存在。從前的箱子,也大多用樟木打造。而苦楝樹,據(jù)生物專家發(fā)現(xiàn),它的葉、花、果、種子、樹皮等均富含楝素、生物堿、萘酚等成分,也具有顯著的驅(qū)殺蟲效果。 有些地方的老人是知道這一點的,被蚊蟲叮咬了,他們常常摘幾片楝樹樹葉揉成汁涂抹一下,即可止癢、消炎??磥硭^的風水,許多不過是人們長期以來積累下的生活經(jīng)驗而已。給它冠上風水二字,大概是希望帶上些神秘色彩,讓子孫后代記得更加牢固吧??上У氖?,今人對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句話總是知易行難。做什么事總是急匆匆地一刀切,就像如今的綠化一樣??嚅翗溥@些本土的樹種并不多見了,道路兩旁總是為了追求視覺效果,而栽種一些國外引進的景觀樹。要看苦楝,除了高速路上的匆匆一瞥,只能往那些偏遠的老村子中才能尋覓得到。
《莊子·秋水》中有:“(鳳凰)非梧桐不棲,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之句。其中的練實,其實就是苦楝子。練通楝,之所以叫作楝樹,正是因為楝葉可以練衣(?!稜栄乓怼分杏涊d:“楝葉可以練物,故謂之楝?!保?/p> 對于如今的人們而言,練物可是個新鮮詞。那么楝葉是如何練物的呢?戰(zhàn)國時的《周禮·考工記·慌氏》中就記載了楝絲和楝帛的過程:“楝絲以涗水,漚其絲七日,去地尺暴之,晝暴諸日,夜宿諸井,七日七夜,是謂水楝?!庇矛F(xiàn)代文解釋一下就是:燒苦楝木為灰水,把帛浸于其中,放在光滑的容器里,涂上蛤灰,用水澄去灰渣,擰去水分曬干,抖去細灰,再用楝灰水浸,又涂蛤灰,放入光澤的容器里過夜,第二天又浸楝灰水,曬干,白天在陽光下暴曬,晚上浸入井中,如此經(jīng)過七日七夜。這種方法就叫做水楝。 古人通常使用這種方式練絲帛。也就是通過使用楝木楝葉制成的堿性藥劑(灰),除去了絲帛上的絲膠和雜質(zhì);通過曬,利用日光紫外線對生絲或坯綢來漂白。經(jīng)過這樣練制的絲帛更加白凈、光澤,具有柔軟的質(zhì)感。想不到“楝”(練)這個簡單的名字中,還包含著古人如此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
苦楝子在中藥中叫作金鈴子,名字好聽,不過只適合鳥兒食用,因為有毒。不僅是果實,苦楝樹其實全身都帶著毒,根及木皮還有葉片,不然怎么可以殺蟲驅(qū)蟲呢?用來涂抹身體患處之類的都沒什么問題,倘若要入口,須得謹慎。宗懔歲時記言蛟龍畏楝,不知道是不是也因為它的毒性呢?故此古時也有以楝葉包粽的習俗,這種粽子投入江中可以不被蛟龍或者別的動物吃掉,用以祭祀屈原。
嶺南的楝花已經(jīng)開到了尾聲。天空中的云從清淡變成了立體而厚重,那是夏天的云。
|
|
|
來自: 持之以恒一 > 《中醫(yī)養(yǎng)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