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先生常年在外地奔波,心中時常惦念家中的老父親。近些年隨著經(jīng)濟狀況逐漸好起來,為了讓父親生活得更輕松,鄭先生專門雇了一個保姆,負責父親的日常飲食起居。保姆很盡責,包辦了所有家務活,可老人身體卻大不如前,而且總愛忘事。后來,鄭先生想起父親常說:“別人都幫我把所有事干了,我不等于混吃等死嗎?”受父親這句話的啟發(fā),鄭先生把保姆改成鐘點工,定期給父親家做清潔,其他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還是讓父親做,老先生身體漸漸硬朗起來。 這是為什么?美國拉什大學醫(yī)療中心曾做過一項研究,招募716名、平均年齡為82歲的志愿者。結果顯示,所有身體活動,包括做飯、洗衣服、刷完、打掃衛(wèi)生等活動都與老年人患阿爾茨海默病風險降低存在關聯(lián)。 其實,對于晚年生活比較豐富的老人,他們或在事業(yè)上發(fā)揮余熱,或興趣、交友廣泛,讓他們從日常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正好投入到喜歡的事情中。但對于大部分老人來講,晚年生活不見得有那么豐富多彩的活動安排。這種情況下,老人做做家務活不僅能打發(fā)時間,還可以活動起來,鍛煉手眼協(xié)調能力,保證一定的日常認知功能訓練。 對于健康狀況一般的老人,也沒必要剝奪他們所有的家務活。美國研究人員調查了337名行動不便且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年齡最大的94歲),一般這些人不太適合做家務活。但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收拾房間等家務勞動對老人的身心健康有積極影響,會讓老人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形成積極的心態(tài)。同時,干凈的室內環(huán)境能撫慰其心靈。 不過,老人做家務活也要量力而行。德國萊布尼茨研究所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做家務活比較多的人感覺自己更健康,但那些干活時間特別長,同時睡眠時間過多或過少的女性,健康狀況更差。也就是說,老人做家務活的同時,要注意休息。如果需要做的事情比較多,可以和老伴兒分工,各自選擇較為擅長的一類家務活。從調查來看,女性更關注烹飪和采購,男性則把更多時間花在園藝和家庭設施維護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