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肺癆 1.葦莖肺癆方 李彥師 (組成及用法] 鮮蘆根45g 桃仁18g 薏苡仁30g 冬 瓜仁30g 北沙參18g 天冬18g 麥冬18g 五味子12g 川貝母18g 百部15g 全瓜蔞18g 海浮石18g 桑白皮 15g 桔梗15g 甘草12g 水煎,每日l劑分3服。 (主治)肺結(jié)核早期。 (解析工 肺結(jié)核者,肺組織為結(jié)核桿菌浸潤破壞,形同肺之 癰疽,伴骨蒸盜汗、午后潮熱、心煩難寐、口渴溲赤、黃稠痰、咯 血,肺之郁熱痰火顯然可見。本方清熱解毒,祛痰排膿,于肺結(jié) 核治療,別開生面。若適當加用貓爪草、葎草花等藥亦不違李氏 立方本意。 本方原具加減之法:若盜汗多,加地骨皮、牡丹皮;若系中期 肺結(jié)核,咳嗽胸痛,骨蒸盜汗加劇,痰夾血絲血塊,臭穢而帶血 腥,加生地黃、阿膠、旱蓮草,體虛則加人參;若系晚期咳吐臭痰 如膿,盜汗,五心煩熱,兩顴潮紅,飲食不下,動則喘息,加生地 黃、白及、魚鰾膠、三七粉。 肺結(jié)核有陰損及陽者,面白肢冷,便溏胃寒,本方不 宜用。 2。葎草花散 陳真一 (組成及用法] 葎草花 蜂蜜 葎草花曬干研成細末,每次4.5g,以開水調(diào)蜂蜜(蜜須過 濾,有時用生的,蒸過亦可)l匙送服,每日3次。 (主治)肺結(jié)核。 (解析) 國內(nèi)外早年研究結(jié)果,均認為蓉草花對結(jié)核桿菌 有抵抗作用;蜂蜜甘平,益氣補中,扶正解毒,善治肺燥咳逆。本 方能增進營養(yǎng),改善體質(zhì),或能直接殺滅結(jié)核桿菌,故于肺結(jié)核 者當有一定療效。 3.紫河二白散 歐陽性成 (組成及用法] 紫河車35g 白及30g 百合20g 共研細末分成30份,每次1份,每日 3次,開水或雞蛋花湯 服下。 (主治]肺結(jié)核。 (解析] 《本草蒙筌》謂紫河車“療諸虛百損、勞瘵傳尸,治 五勞七傷、骨蒸潮熱、喉咳音啞、體瘦發(fā)枯、吐衄來紅”,其治肺結(jié) 核明矣。然肺結(jié)核多為水不制火之證,局部或類癰腫、惡瘡、敗 疽、傷陰死肌之類,白及、百合直人肺家,清痰火,消癰毒,去濁血, 利肺氣,生肌斂口,有托舊生新之妙用。本方組合簡約有力,當可 治療肺結(jié)核初起或浸滑陸肺結(jié)核,惟用量稍輕,臨床可酌情增之。 4。鹿龜白及散 歐陽性成 (組成及用法) 鹿膠、龜膠、川貝粉、白及各150g 紫河 車lOOg 上藥粉碎為末,每服6g,1日3次,淡鹽水或開水吞服。 (主治工肺結(jié)核。 (解析] 肺結(jié)核每類虛勞,當補脾腎以壯其體魄,清肺金除 其病根。本方立意在此. 鹿膠溫肝補腎,滋益精血,主咳嗽吐血、咯血、嗽血,其性甘 咸微溫;龜膠滋補養(yǎng)肺,主陰虛不足所致發(fā)熱口渴、咳嗽痰血、骨 蒸勞熱,其性甘咸寒平;川貝主諸虛勞損、勞瘵傳尸,其性甘涼微 寒;白及主肺傷虛勞、敗疽咳血,其性甘苦而平。故知本方寒熱 溫清并用,實有開郁散結(jié)、血流脈通之功,亦有抗癆專治之藥。 然略具補性,腎虛有火或上焦明顯痰熱及外感風寒者當慎之;而 于脾腎陰陽兩虛,雖然潮熱、自汗盜汗,然亦形寒肢冷、心慌氣 怯、面浮肢腫、男子滑精陽痿、女子經(jīng)少經(jīng)閉者,實宜較長時間服 用本方. 5.百合棗仁湯 劉子浞 (組成及用法) 百合12g 炒棗仁12g 生地黃9g 茯 苓9g 炙遠志3g 柴胡3g 麥冬9g 甜杏仁9g 川貝6g 石斛6g 炒知母9g 炙甘草3g 炙鱉甲12g 沙參9g 地 骨皮12g 水煎,每日工劑分3服。 (主治) 肺結(jié)核咳嗽,夜眠不安,潮熱盜汗。 (解析) 本方所治主證乃陰虛肺熱病理,故以補益肺腎、滋 陰降火為法,適用于肺結(jié)核之一般患者。 睡眠不安、情緒不寧實結(jié)核病中的重要兼癥,常令體質(zhì)難以 康復。本方有百合知母湯、百合地黃湯之意,得棗仁、遠志、茯苓 等藥,善治心脾肺虛熱實火相纏、煩渴難眠之證。余藥止盜汗潮 熱,咳嗽不寧。 若系肺結(jié)核中后期,咳而無力,痰量白多而清稀,自汗與盜 汗并見,語氣低微,納食不香,余常用本方加山藥45g、炒雞內(nèi)金 12g、白及15g,每能改善體質(zhì)與臨床癥狀。 6.白及川貝蜜丸 劉子浞 (組成及用法) 白及180g 生地黃65g 杭白芍50g 真川貝120g 當歸30g 紫河車1具 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6g,早晚各服1丸,開水送服。 (主治)初期肺結(jié)核。 (解析) 初期肺結(jié)核者,肺氣未傷,無短氣不續(xù);無大熱或 低熱較輕,無痰壅咯血;虛能受補,脈來有根,總屬陰虛肺熱病 理,自當積極治療。本方白及為君,川貝、紫河車輔之,以蜜為 丸,補元氣而宣肺,潤燥而解毒,可以斂肺中浸潤之病損。 又結(jié)核陰虛而陽氣無所依附故有潮熱,當歸、白芍養(yǎng)血和血 而肺氣降,不惟可治咳逆上氣,亦可斂潮起之虛熱而止盜汗。 7.斂肺止血蜜丸 歐陽性成 (組成及用法] 水飛青黛35g 瓜蔞殼35g 海浮石35g 炒山梔20g 訶子肉20g 上藥研末,以蜜為丸,每丸重9g,每服1丸,日3服,白開水 送下。 (主治)肺結(jié)核咯血。 (解析) 肺結(jié)核之咯血,或為痰中帶血或為血痰,亦有盈杯 盈盞之大量咯血者,多為肺經(jīng)之燥熱或肝火之上逆,故血色 鮮紅。 《癥因脈治》有青黛海石丸(青黛、海浮石、瓜蔞仁、川貝)治 肺經(jīng)咳嗽有熱痰者。本方加炒梔子、訶子肉,清痰之力未減,亦 能斂肺止血,亦可用于支氣管擴張咯血等。惟脾虛便溏及陽氣 虛損者,當應(yīng)慎之。 8。保真養(yǎng)榮湯 劉子浞 (組成及用法) 當歸9g 杭芍6g 熟地黃9g 生地黃 9g 麥冬9g 元參9g 山藥6g 茯苓6g 牡丹皮6g 炒 知母6g 地骨皮6g 銀柴胡6g 蓮米9g 水煎,每日1劑分3服。 (主治} 肺結(jié)核等虛勞發(fā)熱、消耗熱。 (解析) 雖言陰虛之熱者宜壯水以平之,然虛勞發(fā)熱總 屬陰火,每與元氣削弱有關(guān).本方不惟補肺陰而瀉虛火,亦培 中土而養(yǎng)元氣,平和有序,可為虛勞潮熱、骨蒸盜汗、自汗常用 之方。 若發(fā)熱甚者,可加胡黃連、鱉甲、青蒿;盜汗、自汗重者,可加 桑葉、浮小麥、麻黃根、山萸肉;相火偏亢,夢遺頻頻者,加黃柏、 龍膽草;大便不實者,加焦術(shù)、苡仁、扁豆、白豆蔻。 9.芍藥清肺湯 劉子浞 (組成及用法] 白芍9g 炒知母9g 五味子6g 甜杏 仁9g 苡仁9g 甘草3g 竹茹6g 天冬9g 麥冬9g 沙 參9g 水煎,每日l劑分3服。 (主治)肺結(jié)核燥咳難寧。 (解析) 諸氣膹郁,咳嗽難寧,乃肺家燥也。本方棄苦寒瀉 肺,以苦寒藥不惟傷陽氣,亦傷陰津;用甘涼滋潤諸藥,以清金 保肺立法。雖言燥咳,亦或有痰,故加苡{二清痰熱。又結(jié)核燥 咳,肺氣必虛,本方宜加山藥、阿膠、泡參,甚者可加白人參、西 洋參。 若久年勞嗽,吐血腥臭,乃肺胃虛寒,本方不宜。 10.白及糯米補肺丸 歐陽性成 (組成及用法) 白及240g 糯米120g 共研為末,水泛為丸,每服9g,日3服,開水送下。 (主治]肺結(jié)核。 (解析] 白及治肺痿肺爛、咯血盜汗者,因其“主癆傷肺氣, 補肺虛,消肺癆咳血,收斂肺氣”?!兜崮媳静?gt;>謂白及可為肺結(jié) 核之專藥。糯米甘平,益中氣而滋肺陰,治消渴,收自汗、盜汗, 或能增強身體抵抗之力,然其畢竟為尋常之食品,故本方功用, 全在白及。 l1.虛勞咳嗽甘露 段仲隆 (組成及用法) 生藕汁、梨汁、蘿卜汁、人乳、姜汁、白糖、砂 糖、童便各150g 將上藥人瓷瓶內(nèi),用炭火熬,只剩750g左右即可。 每日空腹白開水送服15g。 (主治) 虛勞咳嗽。 (解析] 本方潤肺養(yǎng)陰,除煩止咳,清熱利水,止血消瘀,除 骨蒸勞熱,特別適用于肺結(jié)核咳嗽、低熱咯血或痰中帶血、盜汗 諸癥。因性味稍微偏涼,宜于虛勞而有熱者。若脾胃虛寒,滑泄 不禁,飲食不易消化者,則不甚宜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