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滋養(yǎng)肝腎方 許玉鳴 (組成及用法] 熟地黃30g 桃仁15g 五味子9g 山 藥15g 山茱萸12g 龜板24g 石斛15g 當歸12g 阿膠 12g 桃仁9g 紅花9g 鹿角膠12g 胎盤粉6g(分吞) 豬 脊髓3日l條或每周l條 黃精15g 水煎,每日1劑分3服,豬脊髓隔水蒸服。 (主治) 再生障礙性貧血(肝腎陰虛型)。 (解析] 病者午后潮熱,手足心熱,頭昏,耳鳴,眼花,腰膝 酸軟,心悸氣促,煩躁不寐,伴盜汗,遺精,或飲食不振,時有鼻 衄,齒衄,紫癜,或吐血,便血,或經來量多,口干舌燥,舌質淡紅 或黯紅,苔薄黃或無苔,脈細數(shù)或沉弦。本方滋養(yǎng)肝腎,補血活 血,補益精髓。 以上兩種類型的再生障礙性貧血(指脾腎兩虛型、肝腎陰虛 型),均可隨證加用以下藥物。 (1)鼻衄,加白茅根、荊芥炭;齒衄,加白茅根、阿膠;痰中 帶血,加三七粉、側柏葉;嘔血,加藕節(jié)、阿膠、紫珠草、云南 白藥。 (2)熱毒重,加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銀花、連翹、雄黃、半枝 蓮、白花蛇舌草、犀角、生石膏。 (3)胸脅悶痛,加柴胡、川棟子、延胡索、郁金。 (4)肝胃不和,加柴胡、萊菔子。 (5)紫癜多,加阿膠,肝腎陰虛型加紫草茸。 (6)腰膝酸軟,加杜仲、續(xù)斷、五加皮。 (7)心煩不寐,加棗仁、五味子、夜交藤。 (8)盜汗,加浮小麥、五味子、麻黃根、倒提壺、龍牡粉。 (9)月經量多,加血余炭、大小薊、五味子、鹿角膠,重用山 茱萸。 (10)停經3個月以上者,加大黃廑蟲丸9~15g共煎服。 |
|
|
來自: 學中醫(yī)書館 > 《172.對癥辯證選名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