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古鎮(zhèn)滸墅關地處江南水網(wǎng)地區(qū),又坐落在隋唐大運河的兩岸,古往今來一直是水上交通要津。歷史上,南來北往的官船、商船在此交會而過,無數(shù)商賈販夫、文人墨客在此流連駐足。三百多年前,康熙皇帝在南巡江浙時,他的御舟也曾在此停留。 據(jù)清代錢泳的《履園叢話》記載,康熙六巡江浙地區(qū),其中明確記載,康熙第一次南巡和第二次南巡時曾駐蹕滸墅關。 第一次南巡到達滸墅關的時間,是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月二十六日。本來康熙的御舟二十四日經(jīng)過揚州時,準備由儀征去江寧府的,突然遇到了順風,便直接抵達京口,順流而下,第二天早晨就到達金山寺。康熙等在金山寺游玩了一天后,當晚就登舟揚帆,一路過丹陽、常州、無錫,中間沒有停泊,整整一個夜晚在運河中行了三百六十多里水路,直接駛達滸墅關上岸。根據(jù)《滸墅關志》龍華寺篇介紹,當日康熙駐蹕關左時,龍華寺僧超揆進獻《梅花百詠》,得到了康熙的大加贊賞。陪同南巡的皇太子拿出資金重修龍華寺,裕親王揮毫賜寺額,超揆本人也因此應召入都,侍從暢春園應制作詩,后來他圓寂后被賜謚“文覺”,從此,滸墅關的龍華寺宗風大振。 第二次南巡到達滸墅關的時間,是康熙二十八年(1689)二月初三日。當天,康熙就在滸墅關署內(nèi)接見了蘇州在籍諸臣汪琬、韓菼、歸允肅、繆彤等人。 以前,我聽點?!稘G墅關志》的欽瑞興老師說起,汪琬在滸墅關寓居過的。我一直不明白,這位明末清初文壇領袖級的人物,人稱堯峰先生的他,不住在堯峰山,而在滸墅關弄破屋幾間,荒徑一區(qū),閑暇之余與學生們作詩唱酬,寫下了《竹徑》《梅塢》《菜畦》《豆架》等詩篇??此崎e云野鶴的生活,實則他是在等待,等待皇恩浩蕩,因為他明白,只有在運河邊的滸墅關,在康熙南巡蘇杭最前沿的門戶等待,才顯出他唯皇是命的真情實感。慶幸的是,這一天他終于等來了,并且在皇上召見蘇州籍諸臣的名單上,他被排在了第一位,這是何等的榮耀。遺憾的是,三年后,汪琬離開了人世,他沒有等到康熙的第三次南巡。 或許,真是由于汪琬的離世,康熙在接下來的南巡過程中,再也沒有駐蹕過滸墅關。也許,這是一個歷史的謎案,但是,對于滸墅關這個江南古鎮(zhèn)來說,悠悠的運河水,才是它永恒的守護和傳承。 □張文獻 |
|
|